馮大壯還是很不錯的,這頓打不能讓他白挨,回去弄兩隻老母雞,給他補補身體,早些恢複。
萬一再有什麼事,也能扛得住。
不致於一命嗚呼。
朱允熞又一次感受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恐怖。
剛才還是滿屋爺孫好的溫馨,一轉眼就變得“殺氣騰騰”了。
果然,哪怕是帝王,麵對熊孩子的時候,和那些不喜歡長道理的家長也沒什麼兩樣。
我也不算熊孩子吧。
雖然沒有什麼和尚,但那詩確實是我從後世抄來的啊!
也不是有意要打你的臉啊!
誰知道您堂堂大明皇帝,竟然這麼在乎這等小事呢。
朱元璋卻不管他心中怎麼想,繼續說道:
“不過,消息已經傳得滿天飛,堵不住了。”
“你也看到了,這幫文人看不起你,看不起咱老朱家。”
“在他們眼裡,咱老朱家就是泥腿子,沒文化。”
“熞兒,你一定得給咱老朱家爭口氣,好好讀書,不負神童之名,讓那幫人刮目相看。”
朱元璋拍了拍他幼小的肩膀。
朱允熞隻覺得渾身發抖,這回是有真點欲哭無淚。
老朱啊,你都已經是一國之君了,還有必要和彆人一樣雞娃嗎?
爭氣,爭什麼氣呢?
反正爭不爭氣,都不影響我當皇孫啊!
隻是,看著老朱的樣子,朱允熞這話,無論如何也是不敢說出來了。
老朱家的出身,始終是朱元璋心裡的一根刺。
朱元璋甚至想過,要認朱熹做祖宗。
但一則時間相隔太近,朱熹的後人尚在世上,族譜都記著呢,消息一旦泄露,難免讓天下人恥笑。
二則嘛,亂認祖宗,老朱心裡還是有點過不去的。
最終隻好作罷。
但朱元璋心中的刺,卻一直在那裡。
故而,之前聽到朱允熞念出一首詩,才會那般高興。
“咱說話呢,你聽到了沒有?”
見到他沒有答應,老朱又問了一句。
“皇爺爺,我……”
朱允熞笑得比哭還難看。
一想到要日後要天天跟著那些大儒上課,他就感覺未來的日子,要黯淡無光了。
早知道就不讓馮大壯做這事了。
這算不算作繭自縛呢?
目光移向銅鏡,發現鏡子裡麵,老朱正盯著自己呢。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
朱元璋看他這幅失魂落魄,不想讀書的樣子,又氣又想笑,道:“若是你能再寫一首如之前那般水平的詩詞,謠言自然不攻而破,煙消雲散。”
朱允熞呆了一下。
這倒確實是一個辦法,他立即苦苦思索起來。
可惜穿越的時代不對。
唐宋才是詩詞的巔峰。
明清的詩詞數量雖不少,但稱得上高水平佳作的,卻是寥寥無幾。
“罷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時之間,你如何能寫得出來。”老朱見他愁眉苦臉,反而安慰了一句。
朱允熞正對著鏡子,看到鏡中老朱的白發,突然眼前一亮:“有了!”
“皇爺爺,我剛才又想到了兩句詩詞。”
“哦?”朱元璋追問道:“這回是自己想的,不是和尚那裡聽來的?”
他還對上次的事情,耿耿於懷呢。
朱允熞琢磨著,若不是占著皇孫的身份,仗著老朱對兒孫一慣以來的寵愛,換了一個外人,隻怕會被老朱活活打死。
好不容易找個機會,站出來吹噓一下,咱老朱家也不全是泥腿子,也有會寫詩的文人,卻被他自己站出來打臉,這太讓老朱生氣了。
嗯,弄不好抄家滅族都有可能。
“是孫兒自己想到的,但隻有兩句,不是一整首。”
實際上,他記得一整首,隻是內容不太合適。
摘取兩句,就很好了。
“你先念出來聽聽。”聽到隻有兩句,老朱的熱情頓時退了一大半。
朱允熞的目光再度望向銅鏡,看著裡麵倒映出的一老一少兩道身影,看著老朱鬃角的白發,緩聲念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
“啪!”
朱元璋手中的奏章掉落。
他的身軀僵住,微微顫抖。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朱元璋對著鏡子中的花白人影,喃喃自語。
他緩緩閉上了雙目。
兩行清淚,滾滾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