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這樣說,老朱的興趣也是更大了。
“你快細細說來聽聽?”
事實上,這個時代對於奏章也並非完全沒有任何分級管理。
其實還是有的。
比如四百裡加急,六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
但這些一般來說,都隻用於軍國大事,傳遞特彆緊急的軍情傳遞。
這種緊急奏章送入京城,第一時間就會送到皇帝案前,馬上批閱,召大臣商議處理。
一般的奏章,則是完全沒有任何分級,整個一團糟。
朱允熞聽老朱問,當即道:“凡一應日常事務,皆為常奏。仍如從前一般,正常上奏即可。”
“若有極其重要之事,則啟用要奏。”
“要奏與常奏不同,要奏必須嚴格密封,並立即送達禦前,由天子親自批閱,中樞大臣,不得隨意插手查閱。”
“主政官員應理清何事重要,方可用要奏的方式啟奏,不得輕易動用。”
“皇帝看過之後,或直接批閱,乾綱獨斷。或與朝臣商議,再行定奪。”
“遇有緊急軍情,如造反,或邊關情報,重大災害,則啟動加急奏,又分四百裡加急,六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
“此事朝廷早有規製,勿須孫兒多言。”
朱允熞清了清嗓子,又接著說道。
“常奏皆如何處理,一般皆有例可循,可以挑精乾官員,代為批閱。”
“若拿不定主意,再啟奏天子,由天子定奪。”
“常奏若無特殊情況,皆由有司抄摘其精要,登於邸報之上,供天子和百官查閱。”
“若有異議,也可以糾正。”
“如此一來,絕大部分的日常事務,都可以由能臣代理,而無須天子勞心。”
這也是後世最常用的辦法。
一把手隻抓重點,一般的日常事務,都由常務副來處理。
但這毫不妨礙一把手始終大權在握。
畢竟,日常事務都是一些雜務鎖事,無關輕重。
並不會影響到一把手的權力。
而且,如果發現事情處理得不好,也可以隨時糾正。
朱元璋笑問道:“若是一應日常事務,皆有彆人代理,久而久之,君主就會有被架空的可能,這一點,你該如何解決呢?”
這無疑是老朱最關心的地方。
要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也不會廢除丞相製度。
“可以從幾個方麵著手,保證不會被架空。”
朱允熞道:“首先,絕不能再設丞相製,而是設置谘政處,挑才識淵博,俗務乾練的人,進入谘政處,處理政務。”
“這些人就在殿前辦公,不設官署和衙門。”
“其次,所有人員由皇帝挑選,無品級,無俸祿。”
“凡皇帝有旨,他們跪受筆錄就行了。”
“唯有皇帝交給他們處理的事情,他們才能商量後處理。”
“皇帝可以簡拔低級官員,甚至布衣,直接入谘政處。也可以用重臣。”
“任何奏章,不得由一人批閱,須三名以上的谘政員,皆簽字無異議後,方能正式形成處理意見。”
“否則,便繼續商議,或奏請皇帝定奪。”
實際上,這樣做的話,谘政處便沒有任何實權,僅僅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
有事秘書乾。
沒事……
嗯,咳咳,沒事閒著就行了。
而且,秘書之間相互監督,誰也不可能總攬大權。
老朱微微點頭,對於他這個製衡方案,表示滿意。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便是密奏。”
朱允熞道:“這是重點之重。”
“如今大臣們的奏章,都是通政司進呈的。”
“在皇帝批閱之前,一乾官員就已經看過。”
“批閱之後,看的臣子,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