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還有一件事,想與諸位大人商議。”
“因倭寇作亂,本朝自洪武三年禁止瀕海民眾私自出海,後來又多次重申禁海之策,且越縮越緊。”
“如今連番商入境,亦在禁止之例。”
“然民間走私,卻屢禁不止。”
“不要說沿海地區,就連金陵城的碼頭上,都有不少海外來的番商。”
“官府不能禁絕,法令幾成空文,倭寇之亂,也未見減少。”
“孤決意開海禁,設市舶司管理。許百姓重新下海,往來海外,互通有無,隻須向朝廷申報納稅即可。”
“至於倭寇作亂,孤自會派兵平定。”
“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開放海禁的事,他早就和老朱說過。
老朱當時未置可否,此事也就擱置了。
但既然老朱現在將朝政交給他,就是想考驗他,也想看他如何處理。
畏手畏腳,處處拘謹,反而會讓老朱失望。
還不如乾脆放開手腳,大乾一場,做出成績來,讓老朱刮目相看。
大明後期,放開海禁所遇到的阻力不小。
主要是因為江南士紳在禁海期間,與海外的走私貿易,從來就沒有真正中斷過。
禁海之後,隻有有權有勢大富大貴之家,才能做海外的買賣。
一般的百姓和商人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等於形成了事實上的壟斷,還不用向朝廷交稅。
朝廷中掌權的江南士紳都在其中獲利,因而不願放開海禁。
但現在還是明初,走私的利益階層還沒有形成,阻力也就不會有那麼大。
朱允熞不是沒有考慮過,乾脆先不著急開放,由大明朝廷來做海外貿易。
免得開放海禁的大頭,都被士紳階層拿走了。
但很快,他又否決了這一想法。
想要推動大明快速邁入新時代,就必須形成足夠的利益階層,獲取他們的支持。
若是無利可圖,讓所有的階層都反對,那就算他是皇帝,改革也推行不下去。
在後世的社會,大多數人眼中,都反對資本主義,視資本家為剝削者,吸血鬼。
然而,在如今這個時代,資本卻代表著先進,代表著發展的方向。
朱允熞反而有意培養。
開放海禁,就讓士紳階層獲點利又如何呢?
反正朝廷以後通過稅收調整和政策管控,仍然有的是辦法對付他們。
海外貿易,乃至海外殖民,是最快培養資本階層的途徑。
不然的話,所有的改革,都會因為缺少必要的經濟基礎和支持它的階層,而無法進行。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要相適應。
這是大明邁向新時代必須要跨出的重要一步。
唯其如此,才能在未來的世界劇變中,領先全球。
聽到朱允熞的話,齊泰幾乎下意識就要反對。
開放海禁之後,倭寇能平定嗎?
會不會越演越烈呢?
大明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什麼都不缺,有必要與番人做生意嗎?
好好的禁海,為啥莫名其妙要放開?
如此重要的事,為何不先與朝臣商議,再行決定?
他心中想著,上前一步,正準備開口,卻見旁邊剛剛受了巨大打擊,此刻氣息仍萎靡不振的黃子澄向他輕輕搖了搖頭。
齊泰心中一震。
開放海禁的事,不會又是太孫殿下挖的坑吧?
就等著他跳進去?
太孫殿下行事深不可測,今日在朝堂上這番交鋒,已儘顯無遺。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
齊泰腦海中念頭飛轉,又悄然退了回去。
不止是他,其他官員也是一樣的心思。
想要阻止,但又怕是太孫殿下設計的陷阱。
若再掉進去,那可就太屈了!
被連續耍了幾次之後,他們是真的怕了。
一個個有若驚弓之鳥。
一個個皆是杯弓蛇影。
朱允熞也是愣住了。
開放海禁,竟然沒有人反對?
這可真就有點大大出乎他的預料之外了。
他早就做好了這些官員會反對的準備。
沒想到,竟然沒有。
“既然無人反對,那便著有司衙門即刻製定相關管理條例,挑選精乾官員,布置開放海禁事宜。”
“待明年初一,正式開放。”
既然他們都不反對,朱允熞也樂得省一番功夫。
開放海禁並不是小事,需要做一係列的準備工作。
開放之後,同樣要進行嚴格的管理。
這些都需要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
要開放海禁,必須蕩平倭寇。
留幾個月的時間,正是為此。
“好了,諸位大人若是沒有什麼事的話,那今日的朝會,就到此結束吧。”
朱允熞揮了揮手,太監喊著“退朝”,眾官員行禮後魚貫退出。
就在這時。
一道急促而緊張的聲音,由遠及近,遙遙傳了過來。
“八百裡加急!”
“八百裡加急!”
呼喊聲不斷,一路直入宮門。
眾官員皆是勃然變色。
八百裡加急不會隨便啟用。
一般若沒有大事發生,縱然是有緊急軍情,也至多隻會派出六百裡加急。
真要用上八百裡加急,那絕對是有了不得的大事發生。
在殿外戒備的錦衣衛指揮使蔣瓛迎了上去,將軍報接過來,隨即進殿,轉呈太監,交到朱允熞手中。
朱允熞微微皺眉。
如今是洪武二十五年,他隱約記得,曆史上,這一年除了朱標身死,並無特彆重要的軍國大事發生。
並不存在大規模的外敵入侵,或者起義造反。
為何會有八百裡加急送進宮來呢?
他心中暗暗思索,打開一看,頓時神色大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