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親王是否在京師,並無關係。”
“沒有宗室親王,還有朝廷大臣。”
“難道帝王治國理政,還能不用人嗎?”
“隻要用人,又不注意加以製衡,便可能導致權力旁落。”
“皇帝宗親在朝,反而可以有信賴之人。”
“若是有親王不聽教化者,大明有律法,朝廷有規章製度,親王雖為宗室,亦是臣子,皇帝自可製之。”
老朱聽他說完,忽然問道:“熞兒,如今大明的藩王,可都是你的叔叔,是伱的長輩,他們當中,不乏桀驁不馴之人,他們全部回京,你真的能製得住。”
言落。
他一雙眼睛知炬,盯著朱允熞。
“藍玉在諸將之中,也以桀驁不馴而著稱,孫兒還沒有被冊封太孫的時候,便將他馴得服服帖帖的了啊。”
“叔叔們是孫兒的長輩,但也是大明的臣子。”
“請皇爺爺相信孫兒,孫兒一定能製得住他們。”
他說話的時候,老朱一直看著他。
待他說完之後,老朱重重歎了口氣。
“也罷,你的想法,也很有道理。”
“再則,你態度如此堅決,就算咱現在不準。將來你繼承大位,還是會將叔叔們召回來吧。”
老朱目光如電,看透他心中所想。
“那時候,可就麻煩多了。”
“與其等你登基繼位召回他們,不如就由咱來做吧。”
“不過,咱始終覺得,他們都回到京師,會鬨出不少事來。”
“你的二哥,咱素來覺得他安分守禮,仍然這般不老實。”
“咱那些兒子,咱可是清楚得很,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朱允熞心中一驚。
沒想到老朱竟然在此時提及朱允炆的事,莫不是意有所指?
但他急切之間,卻仍然摸不透老朱究竟是什麼意思。
“皇爺爺。”朱允熞腦海中念頭飛轉,朗聲道:“藩王在外,若不安分,則可能起兵,釀成連年兵禍,生靈塗炭,江山不穩。”
“若是朝內,一則相處的時間更多,感情更深。二則若有不軌之心,亦隻在朝內鬥爭,大多可化解於無形之中。”
“退一萬步,即使是玄武門慘事,總好過在外地領兵造反,那樣死的人,較之宮廷政變,將多出萬倍!”
“為天下百姓計,也應將藩王召回京師。”
從老朱的言語中,他已經聽出了老朱對召藩王回京,仍是有幾分不願。
不過是看在他的麵子,才沒有駁回。
但朱允熞前麵的話已經說出去了,不太好此時改口,也隻好硬撐到底。
“咱隻是先提醒你,讓你有點心理準備。”
“召回藩王的事,咱已經準了,這就下旨!”
老朱笑道:“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你的叔叔,是咱的兒子,是朱氏子孫,就算有什麼過錯,也不能輕易加罪。”
他說到這裡,忽然問道:“對了,倭寇的案子,查得怎麼樣了?”
老朱一臉笑意,不複之前的嚴肅。
恍然間,朱允熞回過神來,剛才老朱那番話,看似是在“提醒”他,為了他將來繼位後的江山穩固,不要輕易召回藩王,要深思熟慮。
實則是“警告”他,不能對叔叔們下“殺手”?
也就是說,老朱對他有所“懷疑”?
擔心他召藩王回京,是想對叔叔們下手?
為何老朱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倭寇?
朱允熞想起幾個相關的人。
二哥朱允炆、三哥朱允熥、以及姑姑安慶公主。
倭寇……倭寇……倭寇……
轟!
他的腦海內,突然有一道驚雷炸響,閃電亮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