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有能力運輸勞動力?
所以朱允熞能打的主意,就基本隻集中在了一些原本可能閒置的人力上。
而衛所軍隊,以及原本的舊軍隊,就成了朱允熞的目標。
舊軍隊中,大部分人都是青壯,正是上好的勞動力,若是閒置在哪裡,顯然極為浪費。
隻要大明的軍隊戰鬥力不變,裁汰一些舊軍隊也不成問題。
這是朱允熞早就確定好的方案,隻是新軍的建設一直沒有完成,直到現在,朱允熞才準備開始逐步進行。
朱允熞的打算,是先期裁撤二十萬的舊軍隊。
將這些衛所青壯全部拉去給他修建金陵長江大橋,以高工資養著,培養成優良的工人。
日後也可以幫大明修建各種龐大的工程。
畢竟相比起軍隊,大明現在需要並不是一隻數量龐大到用不完的無敵陸軍——畢竟本來就已經近乎無敵。
而是一隻能夠完成各種任務的工人隊伍!
今晚,朱允熞便是來給這些武將放出風聲來的,隻要有武將聽懂了自己的意思,等明日早朝的時候提出來。
朱允熞便可以順勢推行這項政令。
可宴席上,不管朱允熞如何暗示,竟然沒有一個人搭他的話!
馮勝、傅友德、藍玉,這些將領,統統沒有一個接話的人,同他說話倒是沒事,可一旦到了關鍵的節點,就不約而同的選擇沉默。
朱允熞試探了幾回之後。
才明白過來,這些人是打算敬酒不吃吃罰酒!
這些武將們知道自己的權勢都來自於軍隊,而朱允熞削減軍隊數量,自然無疑是實打實的削減到了他們的權勢。
不管戰力有沒有變化。
軍隊的數量削減,那麼能夠安插將領的位置自然也就少了。
不僅他們子孫後代的位置不好安插了,他們自己的位置也要隨之降低。
畢竟人數更少,那麼需要的將領自然也就沒那麼多了。
他們自然不會願意做這等自斷手臂的事情。
但在朱允熞設想的大明之中,卻並不需要這麼多的大明軍隊,本土的大明軍隊根本不需要這麼多!
在海外,更多用的是外籍軍團和大明軍隊的混編。
講究的是用一個大明士兵,撬動十倍於自己的外籍軍團,用外籍軍團幫大明打下一片一片殖民地。
大明距離海外路途遙遠。
若是真的用兵,風險反而極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在一場疾病中全軍覆沒。
不如就地啟用外籍軍團。
而大明本土的新軍,主要便負責守衛大明的國土,以及震懾大明周圍的小國。
但那時候,大明周邊的小國全都早就被朱允熞以經濟手段控製。
又怎麼會有和大明為敵的機會?
所以這軍,必須得裁撤一部分!而不管是誰反對,都不管用!大明的軍隊必須要朝著簡而精的方向發展!
而這其實也是由大明的地勢所決定的。
周圍儘是高山和草原,萬裡無敵,而萬裡之外又太過遙遠。
大明要修路到萬裡之外。
那可不知道得猴年馬月去了,所以大明陸軍現在除了北元、吐蕃、安南這些之外,幾乎沒有可以擴張的地方了。
並且以大明的地勢。
未來陸軍的位置將會越來越尷尬。
發展海軍,將會是大明未來長久不可更改的國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