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另一個兄弟和靈感(1 / 2)

第二天陳林開始正常上班,帶孩子,洗衣做飯,上輩子也一直這樣,直到三十來歲跟朋友出去務工。

隔了幾十年重新在廠裡上班倒還好,他是細紗車間保全室的,主要工作是機械維護,上輩子乾了十多年,技能仿佛刻在骨子裡,稍微熟悉就能夠上手了。

這輩子除了上班這些事情,陳林還在不停思考怎麼掙錢,想來想去也沒啥靈感,因為缺少本錢。

總不能去做無本的買賣吧,以自己老實了一輩子的性格和行動力,估計臨門會腳軟到不行。

哪怕僥幸成功了,五年後就迎來嚴打,那可能比好兄弟都要提前進去,這叫什麼?

重回1991奮鬥五年吃上國家飯?那可就太幽默了。

除了本錢,陳林還要考慮時間,雙職工,還要帶個四五個月的孩子,家裡是一刻也離不了人的,包裝布廠的三班三運轉製度雖然真的很累人,但好歹給陳林夫妻倆輪轉出了帶孩子的時間。

三班倒分為中、早、晚三班,八個小時一個班,每個班三天,三個晚班後休息一天,兩個人不同的班次,能保證一個人上班的八個小時家裡有另一個人帶娃。

在這樣的輪班下,有人照顧孩子是勉強做到了,但時間卻沒了,而且真的太累了,特彆是轉班的時候,早班轉晚班,早上八點上到下午四點,然後又要從當天晚上十二點上到早上八點。

每九個班有三個轉班,人都累死了,還怎麼搞副業,累就算了,年輕人,不怕累,累完還有個孩子要照顧,就真沒彆的時間了。

而且就陳林兩口子現在的情況,怎麼敢辭掉國營廠的工作直接去做副業,怕是家裡知道了能把爹媽氣死。

難道把自己爹也氣回去?想想還挺刺激,可自己爹又沒有經曆過信息爆炸的後世,倒回去三十年有啥用。

所以陳林思來想去還是得把親媽叫上來帶孩子,撒潑打滾都行,獨子的身份要好好利用,說好的重男輕女呢,根本沒感覺到啊!

陳林的老家屬於縣轄下汪鎮的鄉下,汪鎮屬於縣裡的富鎮,富在有礦,煤礦、石灰石礦豐富,因此得益於近原材料的區位優勢,水泥產業也比較發達。

但是這富裕和鎮裡的農民沒啥關係,農家還是隻有麵朝黃土背朝天在土地裡掙飯吃。

陳林家就是汪鎮最普通的農民家庭。

縣裡大部分鄉鎮還屬於丘陵地貌,田間地頭也就是被土包隔開,土包也能種包穀蔬菜。可汪鎮呢,土地條件比丘陵還不如,用三十年後的話說,汪鎮,又稱X縣小貴州。

沒錯,礦產資源是比較豐富,但汪鎮地盤裡地形都不是丘陵,已經可以稱之為山了,還是卡斯特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山還大多是石頭山!

所以汪鎮的農民就更窮了,大都聚居在難得的土山上,田都在兩山之間的山溝裡,土山呢也多開梯田,有時開了也沒用,因為汪鎮還缺水。

所以陳林也在思考怎麼勸家裡的爹媽,他們的借口是要照顧家裡的農活,但實際上在老家拚死了種地也沒有什麼出頭之日,說種地不能出頭或許有些武斷,但至少死種自家那點地,肯定一輩子窮命!

但二老不好搞定啊,陳母軸,陳父更是軸破蒼穹,到什麼地步呢,陳林記得小時候,汪鎮這邊也實行家庭承包責任製了,很多人來推廣高產水稻,但陳父全部拒絕!就是不換種子,結果自家產量每年都比彆人家的低幾百斤。

對,每年,也就是第二年看到彆家的增產效果了,也死犟著不換,感覺換了就沒麵子那種。

陳林想了很多,心裡初步有了計劃,準備等思華休班就回老家一趟,說動母親上上縣裡幫著照顧孩子。

休班過後接中班,所以陳林今天是下午四點上班,晚上12點下班,思華今天是第二個夜班,白天都在家,會等到陳林下班回來再去上班。

下班過後,陳林走在回生活區的路上,幾個工友跟在一起聊天打屁,互相發了煙,邊抽邊走。

陳林沒有抽,不是因為重生回來四十年煙齡變幾年了就沒煙癮了,還是因為上輩子帶孫女養成的習慣,到家前的一個小時開始,就不會抽煙了。

而且今天也抽過了,說實話,還是不太習慣,他自己的是紅梅,3毛一包,確實難抽,重生回來前已經抽了快十年15塊左右的煙了,算不上由奢入儉,但差距真的挺大的。

一路來到女單對門的石桌石凳,工友們都分散回家了,陳林卻看到其中一個石凳上還坐著一個人。

已是半夜,女單二樓陽台外倒是架有路燈,但沒什麼用,整個小壩子還是看不清楚,隻模糊看見這人身邊有一個桶,一個編織袋,石桌上放著一個長長的杆子。

陳林看不清就沒多想,加快腳步準備回家,沒想到石桌上的人卻開口叫住了他。

“眼鏡兒!跑那麼快做什麼!我等你半天了!”

陳林停下腳步轉過身望去,聲音很熟悉:“東東?等我乾啥子啊?”

“幾天沒見嘛,你就認不到了麼,今天又去後麵塘子逛了一圈,逮了些蝦,10月份了,沒得好多了,我們一家一半,思華喂奶,吃這個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