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準備上省城(求收藏推薦)(2 / 2)

那就都收下吧,把五個孩子都教好了就行,順便領著他們發財!陳林隻能這樣想著。

五人見陳林進門都站了起來,開心的打著招呼。

陳林看完陽台回屋,樂嗬嗬的說:“你們夠厲害啊,被褥加這麼多東西,從北門背過來,累慘了吧。”

眾人都點頭:“是啊是啊,累慘了。”說完都把目光撇向瞿慧,除了瞿慧個個麵帶猥瑣笑意,張偉劉明甚至偷笑出了聲。

瞿慧哭喪著臉:“陳哥,我家窮,隻湊了點紅薯大米,你彆嫌棄我啊,因為我家的最不值錢了,所以他們都讓我背!我都不怕累,都背過來了!”

陳林哭笑不得:“我嫌棄個屁啊,你想多了,一天到晚少來這些心思,累不累啊你。”

李兵也怒了:“你小子非要自己背的,說不值錢的也是你!現在怪我們?老子和凱哥都幫你背了一段你怎麼不說!”

瞿慧嘿嘿傻笑,也不反駁了。

“好了好了,把雞和鴨子的嘴都用膠帶綁起來,這樓裡都是上班的,彆吵到彆人,下午送去三哥那宰了,27號一起整頓好的!”

陳林招呼幾人幫忙把雞鴨的嘴綁了,已經鬨了一上午了,好在沒人來罵,算是彆人能忍了,要是下午再吵肯定有人上門鬨。

這破宿舍隔音一言難儘,消音作用有,隻對要臉的飲食男女們有用,對畜生一點用沒有,所以隻能把雞鴨的嘴堵上。

中午吃飯時,五個小夥子對思華的手藝讚不絕口,各種好話誇得思華笑開了花。

陳林看著心說昨天怎麼不誇我手藝好?家庭弟位這麼明顯麼?

五個人要是知道陳林這麼想估計都忍不了吐槽,倆菜怎麼誇啊,誇陳哥你思維活躍麼?七個人兩個菜都想得到,還不如誇誇電飯煲呢,至少飯做的軟糯可口。

下午陳林帶著五人出發了,準備逛全城,找牛蛙,六個人兩人一組,分頭行動,三個大的一人帶個小的。

縣裡最大的菜品集散市場要96年才修好,現在隻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一個小型菜市場,陳林他們平時買菜就在城東市場。

另外還有一個市場在縣裡的另一個中心城區,這兩年才建好的,因為靠著縣裡的臭水溝金馬河,取名金馬市場。

這個市場不止賣菜肉水產,各種商品都有,而且零售和批發都賣,質量一言難儘。

買個小東小西的可以,比如夏天穿的泡沫涼鞋,這類玩意兒質量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廠家想做劣質品都沒那個條件。

但你要是買好一點的東西,那就慘了,比如皮鞋,上輩子思華貪便宜,帶著波波來買了一雙皮鞋,上午買的,中午穿上,下午鞋前麵就開口了,露出了一個小時不到就由白變黑的襪子。

城東市場陳林很熟悉,確定沒有牛蛙,就帶著瞿慧前往金馬市場。

為什麼陳林一定要牛蛙呢?其實還是和小龍蝦一個套路,圖個新鮮!

這年頭小縣城連賣都沒得賣,就更不用說吃了,做出來後,細嫩的肉質,配合上鮮香麻辣的味道,說不定比小龍蝦都受歡迎。

陳林計劃中兔肉隻是沒找到牛蛙的替代品,就因為兔子還是很常見,實在不行了,陳林才會用兔子,而且還是靠泡椒兔和鮮鍋兔兩種口味打市場,好和現如今的爆炒、紅燒和乾煸做法區分開來。

目的還是製造新鮮感,人都是好新鮮的,差異化才能提高競爭力,彆人沒有的你有,那就能大大增加成功率!

陳林和瞿慧沿著縣裡新修的新南街來到了金馬河邊,順著河邊往北走一段,就看見一個還在重新裝修的大門,這就是金馬市場的入口了。

裝修的大門陳林有印象,以後會掛上一個泰福商城的牌子,也不知是賣什麼的,上輩子陳林就隻知道這個大招牌,一直沒能找到過具體位置。

後世縣裡戲稱的新馬泰就是由此而來,新南街金馬河邊的泰福商城,據說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新馬泰。

金馬市場內熱鬨非凡,再一次向陳林二人展現了人口大縣的底蘊。

兩個人好容易才擠到水產區,逛了一圈下來根本沒看到有牛蛙賣。

也詢問過商販,說是聽說過,縣裡有人進過貨,但黑黑綠綠的大蛤蟆大家看著就瘮人,也不知買來怎麼做好吃,根本賣不出去。

陳林又繼續想打聽是誰進的?得到消息是賠慘了,回家種地去了,已經找不到人了。

沒辦法,陳林開始打聽彆的信息,有沒有哪家水產是在省城進貨的,賣魚的不用問了,肯定都是本地的。

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一家賣黃鱔泥鰍甲魚的,還是搞批發的,一打聽果然從省城進貨,陳林果斷留下了聯係方式。

隨後陳林就帶著瞿慧返回了,到家裡和回來的眾人一合計,都沒有找到哪裡有賣牛蛙的。

看來隻有找機會上省城了,上去看看行情,看看貨源,心裡有數了,先買一些,再回來跟金馬市場的商販商量,讓他幫著進貨,不然什麼都不了解就直接找上門讓商販幫著進貨,那被坑了可能還幫著數錢呢。

(謝謝書友們的收藏推薦,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