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來此?”
白玉柱下,兩個身穿金甲的修士目光炯炯,其中一人喝道。
李相鳴摸出一張紙,遞了上去,這是恒月門開具的通關文書,亦有證明身份的作用。
果然,金甲修士見到恒月門的印章,不再過問,示意放行。
李相鳴不是第一次來蒲水坊市,但此前蒲水坊市作為散修坊市,並無約束,街道混亂,物價高低不齊,現在一看,大道寬敞,小攤整齊,舊鋪搬遷,新店林立,倒也稱奇。
其中河麵上的成片船隻,更是熱鬨不已,這裡是商業區,不少好東西都優先出現在這裡。
李相鳴邊走邊看,對全新麵貌的蒲水坊市有了基礎的了解,他未急著買東西,畢竟也買不起,而是先找到一家掛著“當歸山雜貨”的店鋪。
店鋪很小,目測也就七八步的寬長,左右擺了兩個大櫃台,分彆放著藥材和妖獸材料。
正前方也有一個小櫃台,放著少許丹藥、符籙,亦有一些特殊的礦石,牆上還掛著三、四件法器。
櫃台後麵,是一個二十來歲模樣的青年,當看到李相鳴,唰地一聲站起來。
“相...相鳴?”
“十二哥,好久不見。”李相鳴微笑著打了個招呼。
李相清急忙走上前,打量一圈,仍有些不可置信地道:“沒想到家主把你也召回來了,剛到蒲縣嗎?”
“剛剛到,我爹在嗎?”
“在外麵談生意呢,傍晚應該回來,你先坐一會。”
李相清拉開櫃台後麵的簾子,裡麵是一間茶室,也是此間雜貨店的主人李謙河的待客之地。
李謙河是李相鳴的父親,天資平平,年過五十也才練氣六層,不過為人圓滑,擅於口舌,被李家委以主事,打理蒲水坊市的商鋪。
李家是最早一批追隨無量劍宗南下征戰的家族之一,雖小家小業,卻也在蒲水北岸大營鎮守了三十餘年。
蒲水坊市,當然也有李家的一席之地。
可惜白露門整頓蒲水坊市,李家不得不售賣大部分地產,隻餘下六家門麵。
這六家門麵中,隻有東岸一家靈米鋪,以及這家雜貨鋪是李家在經營,其餘四家則租了出去。
為什麼選擇出租店鋪?
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李家缺人手,也缺貨源。
李家以前是恒月門的附庸,家裡產業大多都走恒月門的路子,能在蒲水坊市立足,無非是把章寧府的東西拿到蒲縣賣而已。
但隨著家主李謙雄決定舉家搬遷進蒲縣後,一切都變了。
當年無量劍宗南征前,給眾人承諾,殺一妖者,賞百金,殺十妖者,賞一件中品法器,殺百妖者,賜築基丹,殺千妖者,贈靈脈一條。
李家正是為了靈脈,才在南濱妖土拋頭顱灑熱血。
結果戰爭勝利,無量劍宗和各大派卻封鎖順安府,不斷搜刮妖土資源。
直到兩年前蒲縣設縣,李家的靈脈才得以兌現。
好不容易有了靈脈,李家當然迫不及待搬過來,從此脫離恒月門。
按理說,李家哪怕到了蒲縣,也逃不出恒月門的手掌心,因為蒲縣是由恒月門代管的。
但李家的靈脈,是無量劍宗認證的,沒道理無量劍宗賜下的靈脈,要歸屬恒月門。
因此,兩家便好聚好散,甚至恒月門的宣禮真人還特意出麵,讓白露門照料李家。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李家雖然擺脫了附庸地位,卻也失去了恒月門這個大靠山。
而沒有恒月門的路子,李家無貨可賣,僅靈米鋪和主賣妖獸材料的雜貨店能微薄盈利。
諾大的蒲水坊市,隻有兩三個李家人常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