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呢?
李相鳴迷茫,他連築基都沒有把握,回顧這十多年的道途,平平無奇。
能做的唯有儘力二字。
儘力提煉法力,儘力修煉法術,儘力完成家主交代的任務......隻為讓自己在道途上更“充實”一點。
李相鳴搖搖頭,多想無益,站起身,收拾桌麵。
他沒有去動青羊道人,修士都不喜歡被人近身,彆看現在睡得死,可能瞬間就醒過來,散修尤其這樣。
按照青羊道人所說,他以前也是個散修,隻是不知道為何建了個道觀。
還是個孤零零的道觀。
-----------------
第二天清晨。
青羊道人醒過來,一把扯下披在身上的陌生衣服。
“莫不是小李居士的?”
揉了揉太陽穴,似乎這樣能緩解頭疼,好一會兒,青羊道人走出廚房,一眼看到正在天井旁閉目打坐的李相鳴。
“好生勤奮!”
青羊道人誇獎道,他也沒有怠慢,進入主殿禱告,許久之後才出來。
這時候的青羊道人已經完全清醒,臉色也是恢複到窮辱不驚的模樣。
李相鳴候在殿外,見他出來,覺得正是時候,於是送上拜帖,拱手道:“當歸山李相鳴,受家主之托,前來拜見青羊觀主。”
青羊道人愣了一下,反應過來,連忙回禮:“勞駕上使,來,請進殿一敘。”
這裡青羊道人用了“上使”二字,說明青羊觀承認當歸山的地位比自己高。
不承認也沒辦法,周圍數百裡,當歸山一家獨大,想要在這片區域立足,就不得不經過當歸山同意。
這是修真界默認的規矩,青羊道人一把年紀,自然懂這些。
兩人進殿,殿中供奉著道教三大天尊,分彆是普濟天尊、齊仁天尊和禦明天尊。
不過都是泥塑的,也不知道是營造符的功勞,還是青羊道人自己手動搓的。
“李家主身體可好?”
既是來使,青羊道人便不提私誼,說起場麵話。
兩人相互客氣一番,隨後李相鳴遞上玉簡。
“這是我家主的親筆信,還望道長收下。”
“有勞。”
青羊道人接過玉簡,很快“唰”地站起來,麵露驚喜。
李家居然答應了借給他地火。
地火是地底自然形成的火焰,常常伴隨靈脈之地誕生,不同的地理環境,有可能誕生不同現象的地火。
對於煉丹師,或者煉器師來說,地火是無價之寶。
以煉丹舉例,眾所周知,天賦決定一個丹師的未來,不是驚才豔豔之輩,皓首窮經也白搭。
就像李家,技藝最好的李誠翁,沉浸煉丹五、六十年,也不過是一階中品煉丹師。
煉製黃芽丹都費勁。
然而放大視角,以整個修真界來看,製約丹道發展的,不是天賦,而是法力。
沒錯,煉丹也需要耗費法力,並且是海量的法力。
丹爐底下熊熊燃燒的烈焰,都是法力顯化,火焰不能中斷,也意味著法力不能停止。
這對於鑽研丹道,不經常提煉法力的煉丹師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負擔。
一些修為較低的煉丹師,很可能要三、五個人通力協作,才能煉製一爐丹藥。
但用地火就沒有這個煩惱,煉丹師隻需要用少數法力催動地火,使其溫度在丹爐底下保持均勻就夠了,其他大部分心神可以放在煉丹的技巧上,爭取煉出更多、更好的丹藥。
而且地火的溫度與法力火焰相比,往往會更高,煉丹的時間也能減半。
可以說,有地火,不是火靈根的煉丹師也能煉出好丹,一些厲害的更是能做到連續煉丹、同時煉丹。
地火的作用如此重要,每一個丹師都想據為己有,但地火隨地脈而生,不能挪移,常常被一些大勢力占據,散修煉丹師根本沒機會染指。
這也是青羊道人聽到李家願借地火,如此激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