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胤禛封了親王,這側福晉之位李格格很有競爭力。
不過這其中一個側福晉的位置舒瑤她要定了,而且她要第一個晉封。
畢竟這皇家曆來的規矩,同級彆,先冊封的地位比後冊封的要高。
當不成嫡福晉,她就要當側福晉裡的第一人。
話說。
也不知道這德妃是有多厭惡胤禛這個兒子。
賜給胤禛的宮女不是旗鼓佐領下人①,就是內管領下人②,一個包衣佐領下人都沒有③。
也難為她能找出這些家世出身都不好的宮女賜給胤禛,在外還能博一個慈愛關心兒子的美名。
不愧是從包衣宮女中一路博到四妃之一的人。
當年生四阿哥胤禛送給佟貴妃養,她初封就是德嬪,還是單獨封嬪的榮耀,隔年生六阿哥,再過一年康熙大封後宮時就晉為德妃,從此穩坐德妃之位。
長得漂亮會生又會裝,榮寵多年也不奇怪了。
不過舒瑤覺得,會做戲才是真本事啊。
也許,她可以借鑒一下德妃娘娘的招數。
老話說,招不在老,有用就好。
……
★——★——★
這我們常說起的清朝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
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三旗的旗主是皇帝,所以被稱為上三旗。
因為皇帝的旗籍在鑲黃旗,所以鑲黃旗又被稱為頭旗,是最尊貴的一旗。
而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這五旗的旗主是由宗室王公擔任,被稱之為下五旗。
烏拉那拉氏是滿洲正黃旗。
鈕祜祿氏是滿洲鑲黃旗。
胤禛未登基前是滿洲鑲白旗。不過還有幾年才入封鑲白旗,現在還跟著他爹康熙帝的戶籍在鑲黃旗。
……
八旗製度:分滿軍、蒙軍、漢軍各八旗,一共是二十四旗。
稱為滿洲鑲黃旗、滿洲正黃旗、滿洲正白旗;滿洲鑲白旗、滿洲正紅旗、滿洲鑲紅旗、滿洲正藍旗、滿洲鑲藍旗。
蒙軍鑲黃旗、蒙軍正黃旗、蒙軍正白旗、蒙軍鑲白旗、蒙軍正紅旗、蒙軍鑲紅旗、蒙軍正藍旗、蒙軍鑲藍旗。
漢軍鑲黃旗、漢軍正黃旗、漢軍正白旗、漢軍鑲白旗、漢軍正紅旗、漢軍鑲紅旗、漢軍正藍旗、漢軍鑲藍旗。
……
除了八旗尊貴的旗人之外,還有一個群體很重要,就是包衣奴才。
包衣也分為八旗包衣,上三旗包衣隸屬內務府管轄,需要小選入宮服役,侍候皇室成員。
下五旗的包衣世代服務宗室王公,屬於哪一旗就服務哪一旗的宗室王公。
這入宮服役的人一般情況下,要麼到了30歲出宮,要麼留在宮裡自梳做嬤嬤。
這不一般的情況,分兩種,一種是爬上龍床,成為皇上後宮裡的女人;還有一種就是被各位皇子的額娘看中,賜給皇子當妾,實力運氣好的話,也能當個能上皇家玉牒,有冠服的側福晉(良妾)。
還有,八旗貴族家裡伺候的下人不能稱之為包衣,隻能稱為旗下家奴,地位和包衣比那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
包衣可以做官,做買賣,沒有限製,而且包衣也可以有家奴啊,家奴卻不允許讀書做官,是社會上地位最低的人群。
……
①旗鼓佐領下人:漢姓包衣,祖上是大清入關前攻打明朝時收獲的俘虜,編入包衣組織,隸屬內務府,世代為奴,需小選進宮服役。
②內管領下人:就是俗稱的辛者庫人。不過辛者庫人分兩種,一種是因罪被罰入辛者庫的罪籍。
還有一種是因祖上家族人少,而被編入管領下人,管領,意為渾托和,半個佐領下人的意思,身份上非罪籍,地位也可和佐領下人、也就是普通的包衣宮女相當。
康熙爺的良妃是內管領之女,身份是渾托和,半個佐領下人,非罪籍。
胤禛的耿格格和安格格也是半個佐領下人,非罪籍。
③包衣佐領下人:就是普通的旗籍包衣宮女了。
李格格和宋格格就是旗鼓佐領下人,漢姓包衣。
她們要抬到滿軍旗的話,得一級一級的抬。
1、旗鼓佐領→包衣佐領→滿洲旗分佐領。
2、旗鼓佐領→包衣佐領→漢軍旗分佐領→滿洲旗分佐領。
要抬旗二到三次才能是滿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