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驍伸手接住,頓時手腕一沉,他知道屠龍刀很沉,可真正拿到手裡時,這刀的分量依舊超乎他實現的想象。足足有一百多斤,他鼓蕩真氣,隨手揮舞幾下,真有無堅不摧,力劈山河之勢!
他把刀交給兩名手下抬著,回身問謝遜“你可願意跟我回中土?”
謝遜搖頭“我雙手沾滿血債,回到中原,隻會給我義弟義妹,給無忌孩兒帶去麻煩。我隻要知道他們還安好便心滿意足了。”
“既如此,那邊算了。”衛驍要離開冰火島,卻不能現在走,得等季風。
他於是再船上又住了幾個月,在這期間,謝遜每每坐在岩石上望月出神,也不知在想什麼。
待到北風吹起,艦隊鼓滿風帆,一路向南,先回到巨鯨島,然後再回陸地。
雖然拿到了屠龍刀,但衛驍很少使用武器,更不善用刀法,這刀對他而言不過是個鋒利的武器罷了,他想要的是刀裡麵的武穆遺書和倚天劍中的武功秘籍。
倚天劍現在峨眉派手裡,他便又馬不停蹄地趕奔峨眉派。
他沿著長江一路逆流而上,這個時候,元朝統治更加黑暗,再加上天災不斷,中原大地上各處起義軍蜂擁而起,其中最大股的有兩支。
一支由布袋和尚說不得,率領韓山童、劉福通在河南起義,這次聲勢比前些年的棒胡更大,因元朝治理黃河,強征十五萬民工修築堤壩。韓山童以彌勒教義,乘機編造“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廣為流傳,後來真的挖出石人,韓山童振臂一呼,擁護者成千上萬。他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要恢複大宋國。
另一支是彭瑩玉,這次是他徒弟鄒普勝和徐壽輝領銜,彭瑩玉率領自己的一幫徒弟,如大弟子周子旺、況普天、楊普雄、丁普郎、項普略、歐普祥、陳普文等,卷土重來,自大彆山開始揭竿而起,攻城略地,聲勢一點不比說不得那夥人差。
這次起義,五散人汲取上一回的教訓,請來了明教五行旗相助,又有天鷹教在江南策應,聲勢浩大,又有其他許多小股起義軍舉事,一時間有席卷天地之氣象。
衛驍騎馬正行間,忽然前麵遭遇兩軍血戰,一邊是蒙元朝廷的官兵,俱都頂盔摜甲,武器精良,一邊是打著徐壽輝大旗的起義軍,雖然兵甲不利,但人數眾多,士氣高昂。
雙方都殺紅了眼,呐喊著,叫罵著,一下又一下舉起武器揮向敵人。
衛驍也是打算逐鹿天下的人,勒馬在高處觀看下方兩軍廝殺,心中盤算著,如果自己指揮麵對韃子該如何打贏這場仗。
忽然義軍帥旗所在之處飛出一騎,疾速往這裡奔馳而來,馬上做這個顛道人,離這老遠便喊“衛驍兄弟!可想死哥哥啦!”正是周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