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暖注視著季南硯的一係列動作,結合之前的短暫交談,發現和腦海中標榜的那個形象有些微的出入。
媒體宣傳以及粉絲印象中的硯公子,給人古代世家大族貴公子的距離感,笑容好看,卻不敢親近。
父母是有名的音樂家,從小生活在國外,就讀於世界頂級的音樂學院,畢業後獨自回到祖國闖蕩。
被如今的經紀人常勇發掘,走進了娛樂圈,那年他十八歲。
第一張專輯一經推出轟動全國,唱片加印了三次才將火爆的局麵穩定住。
從進娛樂公司到發行唱片,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季南硯走的很平順。加上那張風光霽月的臉,不火天理不容。
之後維持著三年一張專輯,中間發行單曲的模式九年。粉絲遍布全球各地,知名度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硯公子是粉絲的愛稱,隻因其行事風格自然流露出的紳士風度,教養禮儀絕佳,又不浮誇,為人低調內斂,像極了古代大家公子。
幾乎從粉絲到媒體,無一不誇讚,大概就是這種盛況持續的時間太久,又挖不出什麼勁爆的消息好用來抹黑,暗處的敵人壓太久爆發了。
於是有了這次明顯有預謀的策劃營銷,事件一波接一波,精彩絕倫,不給網民思考的空閒,終極目標就是為了摧毀眾人心目中季南硯的好形象。
一旦形象破壞了,那麼接下來就是脆皮,想怎麼死都容易。
一個壞人,不管他做了多麼壞的事,民眾不會驚訝,隻覺得理所當然,這樣的新聞爆不了。
可一個大家公認的好人,突然做了什麼不好的事,哪怕一丁點,也會被抓住不放,成為敗壞道德,品質有問題的人。
這次策劃營銷的人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先放出來一兩個模糊的假消息,再製造一兩個真假難辨的事件,讓原本堅定的人變得左右搖擺。
再來最後一重擊,不管真假,名聲有了汙點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可惜季南硯所在的娛樂公司,竟然從頭到尾坐視不理,沒有聲明沒有澄清,全程不作為。
對手挑的時間正是季南硯在國外陪父母的時間段,一般會關閉網絡,陪老人四處旅遊,行蹤不定。
就這麼,被打的措手不及。這是原主記憶告訴沈玉暖的全過程。
至於原主,芳齡二十三歲的蘇綿綿女士,從小被爺爺奶奶養大,沒見過自己的父母。
老人家上了年紀,一個兩個都走了,隻留下原主一人。
大學期間接些翻譯,維持生活,畢業後乾脆做起了自由翻譯人,接的工作多了賺得多,少了賺的少。
養活自己綽綽有餘,不喜歡打扮,不會化妝,不去旅遊,頂天了在小區裡逗逗貓狗,還是彆人家的。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跟隨季南硯。
這個人的歌聲,陪著她走過青春期,是艱難歲月中最重要的支柱,從未相交,卻是靈魂深處最濃墨重彩的牽絆。
硯公子每一場演唱會,每一個粉絲見麵會,簽售會,所有能與粉絲見麵的場所,她必定在場。
與其他粉絲不同的是,她不往前湊,隻遠遠看著。
線上所有活動都參與,線下從不和其他粉絲過多接觸,像個獨行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