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徐應龍和南宮鵬飛竟然用如此懷疑的眼神看著他,黃廳長傲然說道:“我當然知道這陽平治都功印的來曆了,我不但知道它的來曆。而且還知道它的主人是誰!”
“趕緊說說,這陽平治都功印到底是啥來曆?”南宮鵬飛當即說道。
黃廳長笑了笑說道:“這平陽治都功印又稱大陽平治都功印,是華夏道教中正一派的天師用印之一,傳為祖天師張道陵所遺。”
“天師道,張道陵?”南宮鵬飛驚訝地問道。
“對,五鬥米道曾立二十四治,陽平治為天師駐地,都功由天師自領,故其印為張天師身分權力的象征。據傳陽平治都功印玉質厚七分。橫長各一寸半,方紐。此印為世傳克製鬼神的主要法器。為正一宗壇的鎮壇之寶,曆代天師親自寶藏之。凡上章。書符,都是必用的,也是主要的印章。”黃廳長再次說道。
徐應龍對於華夏曆史了解不多,也不知道天師道和所謂的張道陵到底是什麼,當即問道:“這個張道陵到底是什麼人,這方寶印是他的嗎?”
南宮鵬飛當即說道:“張道陵我倒是知道,天師道創始人,傳說與太極左宮仙翁葛仙翁葛玄、許真君許遜、崇恩真君薩翁真人薩守堅合稱華夏四大天師。”
黃廳長聞言沉聲說道:“不是傳說,而是確有其人。張道陵,字輔漢,是西漢宰相張良的八世孫。出生前,其母夢見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張祖五月十八日生,出生時滿室異香,整月不散,黃雲罩頂,紫氣彌院。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
“後來張道陵棄儒改學長生之道,學成之後便雲遊名山大川,訪道求仙。至雲錦山,張道陵見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為古仙人棲息之所,就在山上結廬而居,並築壇煉丹,三年而神丹成,龍虎出現,故此山又稱龍虎山。”
“你怎麼知道這方寶印是張道陵所有,而非他人?”徐應龍當即問道。
黃廳長回答道:“傳說太上老君降臨蜀地,傳授張祖《太平洞極經》、《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籙》、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斬邪劍等經書、法器,拜為天師,囑咐天師廣行正一盟威之道,掃除妖魔,救
護生民。後天師登青城山,會八部鬼帥,大戰眾鬼,製伏外道惡魔,誅絕邪偽。”
“據傳天師道法通玄,諸魔所不能敵,各各降服,願意皈依正道,於是天師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黃帝壇下盟誓,人處陽間,鬼處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於北陰酆都城,八部鬼帥流放於西域邊地。從此妖魔降服,人民安樂,至今咱們青城山仍留有天師與眾鬼帥戰鬥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跡。而傳言中的三五都功玉印和徐少手中的這方印章十分的相似,所以我猜測這便是張天師所遺留的寶印。”
接著黃廳長又說道:“另外我這樣說還有一個原因!”
“什麼原因?”徐應龍問道。
“青城山曆史源遠流長,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禦風雲的“龍躋之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張陵。相傳東漢順帝初年,張道陵入鶴嗚山修道,創立五鬥米道。鶴鳴山與青城山同屬古岷山山脈,張陵最早從鶴鳴山來到青城山結茅傳道,並羽化山中,這也是青城山為何敢自稱華夏道教四大名山之首的原因之一!”黃廳長回答道。
南宮鵬飛點了點頭說道:“地點、人物以及東西都符合,看來這方寶印還真有可能是張道陵所遺留!”
黃廳長笑了笑說道:“我說的這些都是史書上所記載的,也有一些是野史所留,所以準不準確我並不清楚,權當做個參考!”
“嗯,你說的這些很有參考價值,如果這些事情都是真的話,這方寶印還真有可能是張道陵所留。”徐應龍道。
“徐少,你打算怎麼處理這件寶貝?”南宮鵬飛當即問道。
徐應龍想了想說道:“這方寶印出土於咱們仙緣學院內院,那麼以後就歸仙緣學院所有吧,就交由曆任內院院長掌管。另外這方寶印上記載了一部丹經、一部煉器法訣、一部陣法秘術以及數百種道家法術,而且都是十分的精妙,以後這些功法就是仙緣學院的鎮宗法訣了!”
“那再好不過了!”南宮鵬飛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