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恩賜(2 / 2)

錦衣 上山打老虎額 6217 字 11個月前

魏忠賢小心翼翼地看了天啟皇帝一眼,才沉吟道:“今歲才剛開春,不過這女子……能一路到京師來,理應是去年發生的事……”

天啟皇帝籲了口氣,似乎明白了什麼。

沒遭災已到了這個地步,今歲遭災,卻不知又是什麼樣子。

天啟皇帝隨即道:“五穀豐收時如此,遭災也是如此……”

張靜一不由道:“陛下有沒有想過,囤積一批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卑下以為,今年開春後,極有可能會發生巨大的災害。”

天啟七年,一場席卷半個天下的災害將會發生,這一點,張靜一非常的清楚,也正是因為這一場災害,使得大明朝陷入了一場無休止的叛亂之中。

整個關中和河南等地,都將顆粒無收,先是旱災,而後是蝗災……

其實張靜一對於人們缺糧,還沒有很深的體會。

可現在聽了這丫頭的話,心思卻不禁動了。

魏忠賢聽張靜一開口便說今歲會發生巨大的災害,便不由緊張起來,立即道:“張百戶,不要胡說,我大明……自有上天……”

天啟皇帝則是擺擺手道:“府庫之中多備糧食吧,這一點,就算是沒有災害,朕也想多囤積一些。隻是這幾年來,朝廷收上來的糧食越來越少,各地的災情也是不斷,朝廷要給遼東運糧,要賑濟,哪裡還有餘力?”

他說的是實話。

誰不想多囤糧,多存錢呢?

莫說是皇帝,就是尋常百姓也這樣想呢。

可這是容易辦得到的事嗎?

說到這裡,天啟皇帝站起身來,笑著對張靜一道:“至於到時候會不會有大災,上天自有定數,不過……朕還是會警惕一些的,有備無患不是壞事。此次你立下了大功,你既想好好的掃一掃屋子,那就好好的掃吧,這清平坊……朕就交給你了,你不但是這裡的錦衣衛百戶,朕……還要在這裡,設一鎮……”

鎮?

這個鎮,當然不是後世鄉鎮的意思。

鄉鎮是民政機構。

而在大明,鎮的意思多為軍鎮的意思。

不過……軍鎮有很多種,一種是傳統的邊鎮上的軍鎮,這種軍鎮規格很高,長官往往是總兵。

可清平坊是什麼地方,這隻是巴掌大的地方啊!

方圓不過數裡,相當於後世一個街道辦差不多大,這裡設鎮,顯然……就是所謂的小鎮了。

隻是問題又出來了,小鎮是大明衛所製的補充,也就是在一些交通要道的地方,設立小鎮,而後布置巡檢司。

這巡檢司的職責,其實就相當於軍事版的地方政府,巡檢為長官,負責的是盤查過往行;稽查無路引外出之人,緝拿奸細、截獲脫逃軍人及囚犯,打擊走私,維護正常的商旅往來。

因為這種巡檢司往往設在盜賊叢生或者是交通要衝的地方,屬於大明的地方府縣鞭長莫及之地。

而太祖高皇帝比較吝嗇,當初雖然是設了這麼個玩意,但卻是不給人發工資的。

既然不給你發工資,可飯還是要吃的,巡檢司上下人等,當然就得要自己解決問題了。

因此,又引用了衛所的製度,就是你們自己屯田養活自己吧。

如此一來,各地的巡檢就成了某種程度而言,比較尷尬的存在!

你得自己屯田養活自己,你得像地方府縣那樣捉拿盜賊,你得監管著商戶,你還得操練民壯!

你自力更生,既是軍事長官,其實也是民政的長官,除了刑獄訴訟之外,你啥都得管。

一旁的魏忠賢這時卻給天啟皇帝的這個打算給整糊塗了,京城這種地方,也設巡檢司?

這是荒山野嶺,地方官鞭長莫及的地方才設的啊。

這是京城……天子腳下,又是哪裡給這巡檢司找土地去屯田?

何況,這顯然也不符合……

就在魏忠賢胡思亂想的時候,天啟皇帝已朝他看來:“至於巡檢司怎麼設置,朕不管,此事魏伴伴來辦,魏伴伴多費心,你不是有很多兒孫嗎?讓他們上奏,等奏疏到了內閣,你想方設法讓閣臣們在票擬裡讚成。黃閣老不是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得恩蔭嗎,偷偷告訴他,朕會想辦法,等這票擬送到了朕這兒,朕親自來批紅。”

魏忠賢禁不住呆愣了半晌,就為了這麼個小小的巡檢司,陛下花費這樣大的氣力?

要知道,即便現在魏忠賢是九千歲,這種不符合規矩的事,想變的順理成章,也不知需要花費多少心血,收買多少人,甚至還可能遭來一陣陣痛罵。

這……也太大題小做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