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字伯陽,號芳溪,原籍浙江遂安,因其先祖江原旻以舉人身份出任朝城縣教職,定居朝城。
馬永,字天錫,遷安人。江彬用事,練兵西內,馬永稱疾避之,守備遵化,寇入馬蘭峪,馬永戰柏崖、白羊峪,皆有功。進都督僉事,充總兵官,鎮守薊州,儘汰諸營老弱,聽其農賈,取傭值給健卒,由是所率部卒,獨雄於諸鎮。朵顏把兒孫結諸部寇邊,馬永迎擊洪山口,大敗之,進右都督,大同兵變,命馬永督諸軍平定,亂平還鎮。後上書乞宥議禮匹敵罪諸臣,奪官,寄祿南京後府,巡按禦史丘養浩、順天巡撫劉澤及給事、禦史交章論救,俱被譴。遼東兵變,乃以馬永為總兵官,泰寧、朵顏部寇邊,馬永擊敗之。廣寧兵變,馬永平之,進左都督,李時、王廷相薦其鎮守薊州,以為京師藩屏,未及調,逝世,遼人為之罷市,喪過薊州,州人亦灑泣,兩鎮並立祠。
馬從謙,字益之,號竹湖,南直隸溧陽縣人。授工部主事,因治河有績,稓尚寶司丞,掌內閣製誥,進光祿少卿。太監杜泰提督光祿寺,每年貪沒內府銀數萬,馬從謙上疏揭發杜泰貪汙罪,並言及宮中齋醮事,世宗惡人言齋醮,杜泰又誣馬從謙誹謗,世宗大怒,命逮馬從謙下獄,廷杖八十,立死杖下。
馬祖師,流寓浙江湖州烏鎮,以幻術聚眾結黨,乘東南倭患起,其黨羽更相積極活動,煽動遠近居民數千人,群起響應,起兵攻打嘉興府城,因走漏消息,官軍急忙搜捕。馬祖師樹青、白二旗,放火縱掠,兵備參政劉熹督兵擊殺,馬祖師率眾潰逃南潯,官軍追至雙林,儘殲其眾,獨馬祖師得以逃去。浙直總督胡宗憲奏報朝廷,兵部議複今其眾雖平,而元凶未獲,宜急赦脅從,嚴捕元凶,以除亂本,世宗可其奏。
馬坤,字順卿,號南渚,南直隸通州人。累官至南京戶部尚書,終戶部尚書,以激南京振武營兵變事被論罷去,有《南渚遺稿》。
馬錄,任順天府固安縣知縣。為官廉明,征召為禦史,巡按江南諸府,出按山西,探查李福達案,彈劾武定侯郭勳,結果反而成為世宗加強皇權的犧牲品,被貶戍廣西南州衛,永不得赦,最終卒於戍所,隆慶初年,追贈太仆寺少卿。
韓文,字貫道,號質庵,山西洪桐人。授工科給事中,遇事敢言,出任湖廣參議,累官都禦史、侍郎、南京兵部尚書。召為戶部尚書,弘治時時入見,上疏請革鹽法七弊,其言儘行。彈劾劉瑾八黨,率大臣極諫,武宗不納,劉瑾報複,矯詔罷其官,又矯詔逮捕入詔獄,坐罪罰米輸邊三千石,劉瑾被誅,複官致仕。世宗即位,加太子少保。
韓邦問,字大經,號宜庵,浙江會稽人。授大理寺評事,遷寺副、寺正,出任淮安知府,遷陝西左參政,守關南,再升陝西右布政使,改遷四川左布政使,後補廣東,俱有惠政。家居二十餘年,非公事不入公府,卒,年八十九,諡莊僖。
蔡伯貫,四川大足人,從山西崞縣李同學習白蓮教,回川後即以白蓮教組織農民,舉行起義,稱大唐天寶元年。一月間,連破合州、大足、銅梁、營昌、安居、定完、壁山七州縣。巡撫劉自強發兵鎮壓,蔡伯貫被俘遇害,降其眾七百餘人,起義曆時三十六天而敗。
蔡汝楠,字子術,號白石,浙江德清縣人。授曆刑部員外郎、南京刑部員外郎、歸德知府、江西左、右布政使,進右副都禦史,巡撫河南,召為兵部右侍郎,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早年好為詩,有重名,中年好經學,為官所至能儘其職,有《自知堂集》、《說經劄記》。
蔡天祐,字成之,睢州人。授吏科給事中,出為福建僉事,曆山東副使,分巡遼陽。歲歉賑濟,活饑民萬餘,累遷山西按察使。大同兵變,巡撫張文錦被殺,擢右僉都禦史,巡撫大同,獲叛卒郭疤子等三十四人,兵變始平,尋進兵部右侍郎。天祐以藩祿久缺,又歲當修繕邊牆,議增淮鹽引價,每萬引加銀五千,被訐,引疾去。居二年,奉詔起用,未至京,得疾告歸。天祐有才智,在鎮七年,威德大著,父老為立安輯祠。
蔡克廉,字道卿,號可泉,福建晉江縣人。累官至南京戶部尚書,因南京振武營兵變事被論去官,有《可泉集》。
邵寶,字國賢,號泉齋,彆號二泉,江蘇無錫人,著名藏書家、學者。授許州知州,曆戶部員外郎、郎中,曆為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
邵元節,貴溪人,龍虎山道士,先為仙源範文泰所器重,授以《龍圖龜範》秘籍。嘉靖初年,應征入京,召對便殿,因獻長生之術,而得世宗寵幸,加“致一真人”道號,賜玉帶冠服,領符籙齋醮之事。皇嗣生,帝以為乃邵元節禱祀之功,遂加授禮部尚書,給一品服俸,賜白金、文綺、寶冠、法服、貂裘。死於京師,恤典如伯爵例,贈少師,諡文康榮靖。
孫繼魯,字道甫,號鬆山,雲南右衛人。授灃州知州,曆戶部郎中,監通州倉,曆知衛輝、淮安二府。因違抗宦官被逮,民臥車轍死數人,改補黎平,清白益著。擢湖廣提學副使,進山西參政。數繩宗藩,遷按察使,宗藩百餘人擁馬,發其裝,敝衣外無長物,乃載酒謝過。遷陝西右布政使。擢右副都禦史,巡撫山西,因議邊備與翁萬達相爭,被逮下詔獄,疽發項而死,訃聞,山西數百人哭於京。
孫應奎,字文宿,號東穀,河南洛陽人。嘉靖初,曆任兵科給事中、戶科左給事中,曾兩次坐事奪職,後累官至右副都禦史,巡撫順天,升戶部侍郎,進尚書。“庚戌之變”以後,孫應奎建議加派,自北方諸府及廣西、貴州外,其他各地以地貧富為差,驟加田賦銀一百一十五萬兩,僅蘇州府即每年多征八萬五千兩。未幾,孫應奎又以今歲入僅二百萬兩,而諸邊軍費六百萬兩,國用不足,一切取財之法之儘,請裁革冗員,皆得世宗允準。孫應奎進呈京邊備用糧草之數,世宗疑有侵冒,遣官核實,言官疏劾孫應奎粗疏自用,遂改調為南京工部尚書,移南京戶部尚書。孫應奎初為諫官,不懼權貴,頗有聲名,晚主國計,一切為苟且計,名義大損,致仕,死於家。
文伯仁,字德承,號五峰、攝山長、葆生、攝山老農、五峰山人、五峰樵客,漢族,湖廣衡山人,係籍長州。文徵明侄子,性暴躁,好使氣罵座,少年時曾與叔徵明相訟,一度係獄。工畫山水,效王蒙,學“三趙”,筆力清勁,岩巒鬱茂,布景奇兀,時以巧思發之,名在文徵明之下。
文森,字宗嚴,南直隸長洲縣人,曆慶雲、鄆城二縣縣令、禦史、南京太仆寺少卿。進為右僉都禦史,巡撫南贛,因病未赴任,奏準致仕,卒於家,年六十四,有《中丞集》。
陳霽,字子雨,號葦川,南直隸吳縣人。授編修,升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充經筵講官,終國了監祭酒,被劾罷官,卒年七十五,有《玉堂集》、《歸田稿》等。
陳洪謨,字宗禹,號高吾,武陵人。授刑部主事,轉員外郎,改南京戶部員外郎,遷郎中,正德時出任漳州知府,有政績,擢雲南按察使,不畏強暴,為民除奸。升山東左布政使,改江西布政使,遷右副都禦史巡撫江西,節財愛民,拾遺致仕。召任兵部右侍郎,清理軍職貼黃,進左侍郎,後複致仕,卒年八十二,有《治世餘聞》、《靜芳亭摘稿》、《高吾詩稿》傳世。
陳九疇,字禹學,曹州人。正德初,忤權閹劉瑾,謫陽山知縣,劉瑾敗,複故宮,曆郎中,遷肅州兵備副使。世宗即位,進陝西按察使,擢右僉都禦史,巡撫甘肅。哈密滿速兒犯肅州、甘州,陳九疇率兵禦擊,報捷說滿速兒、牙蘭俱死於炮石下,實際上二人均未死,世宗已有所懷疑,封疆之獄起,世宗覽桂萼疏議,遂以邊臣欺罔,逮陳九疇入獄。桂萼等欲殺陳九疇,並株連楊廷和、彭澤,刑部尚書胡世寧力救,上疏言陳九疇保全肅州孤城功,陳九疇免死,謫戍極邊。居十年,赦還,死後,追贈忠襄。
陳沂,字宗魯,後改字魯南,號石亭,金陵人。嘉靖初,因與張璁、桂萼不合,乃致仕,卒年七十。少好蘇東坡詩,自號小坡。中年宗盛唐詩,文宗《史記》、《漢書》,與何景明、李夢陽等同屬複古派,又與顧麟、王韋稱“金陵三俊”。
魏彬,正德、嘉靖年間的太監,起初在劉瑾手下,執掌三千營,後來劉瑾被殺,代掌司禮監,因敘寧夏功,被封都督同知,世襲錦衣指揮使。
魏校,字子才,一作子材,母為徐有貞之女,授南京刑部主事,改兵部郎中。嘉靖初,任廣東提學副使、江西兵備副使,改河南提學,升太常寺少卿,轉大理寺。
魏良輔,字師召,號此齋,晚年號尚泉、上泉,又號玉峰,新建人,曆官工部、戶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廣西按察司副使。擢山東左布政使,三年後致仕,流寓於江蘇太倉,為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戲曲革新家,昆曲始祖。對昆山腔的藝術發展有突出貢獻,被後人奉為“昆曲之祖”、在曲藝界更有“曲聖”之稱。
魏謙吉,字子惠,號槐川,北直隸柏鄉縣人。授監察禦史,曆甘肅、山西巡撫,進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性狂率,曆官無善狀,淫暴掊克,卒年五十二,贈右都禦史。
魏有本,字伯深,號淺齋,浙江餘姚縣人。以右僉都禦史巡撫河南,進南京刑部右侍郎,其後被命為右都禦史,總督漕運,未任即致仕歸田。
石永,字壽卿,號靜齋,北直隸威縣人。由中書舍人曆監察禦史、南陽知府、濱州通判、南京太仆寺丞、平陽知府。升都禦史,巡撫延綏,改南京大理寺卿,遷南京兵部右侍郎,進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總督湖廣川貴軍務。不久,改戶部左侍郎,卒於官。為人剛直,為官廉潔,素以風裁著稱,死後家無餘積,時以為貞士。
師尚詔,河南農民起義首領,是明代河南省最大的一次農民暴動,僅40餘天隊伍就發展到數萬人,在豫東一帶產生很大影響。
石瑤,字邦彥,號熊峰,槁城人,世宗即位,改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預機務。致仕卒於家,贈太保,諡文隱。
孫陛,字誌高,號季泉,浙江餘姚縣人。授編修,遷右春坊、右中允,修《大明會典》。主持應天鄉試,升國子監祭酒,曆禮部左右侍郎,改吏部,進南京禮部尚書。卒於任,年六十,贈太子少保,諡文恪。
孫承恩,字貞甫,號毅齋,南直隸華亭縣人。授編修,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因不滿世宗修仙,致仕,卒年八十一,贈太子少保,諡文簡,著有《讓溪草堂稿》等。
張鼇,字濟甫,號蒙溪,江西南昌縣人。授禮部主事,升浙江副使,提督學政,再曆廣東參政,福建按察使,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因南京振武營兵變一事被劾去官。
章拯,字以道,號樸庵,蘭溪人,累官至工部尚書。桂萼欲複海運,章拯疏陳得失,此議作罷,南北郊議起,章拯極言不可,從此失世宗意。坐郊壇祭器缺供,落職而歸,不久令致仕,卒年七十,贈太子少保,諡恭惠。
牙蘭,又稱牙木蘭,明曲先衛人,幼年被吐魯番所掠,長而黠健,吐魯番速檀阿力以妹妻之,握兵用事,久為明朝西陲之患。因獲罪其主,率所部二千餘人降歸明朝,另有沙州帖木兒哥、吐巴番族,因不堪吐魯番歲征婦女牛馬,亦率其族屬數千帳歸附明朝,邊臣悉處之內地。
胡鬆,字汝茂,號柏泉,南直隸滁州人。幼嗜學,嘗輯古名臣章奏,慨然有用世誌,設方略捕盜,民賴以安,遷南京禮部郎中,曆山西提學副使。上邊務十二事,力劾巡撫史道、總兵官王陛,並極陳招撫逃奔漠北壯士,給牛種,免田賦,以固邊陲。世宗嘉其忠懇,進左參政。然胡鬆此疏,為當事者所惡,及遷擢,不給以兵權,令於三關聽用,欲加陷害。後來,言官劾其建言冒功,虛議無補,遂斥為民,家居十餘年,屢薦屢罷。以趙文華所薦,起陝西參政,分守平涼,條陳嚴保甲、均賦稅、置常平、簡伉健數事,三遷至江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禦史巡撫其地,奏設南昌、南豐、萬安三營,遣將鎮壓農民起義,進兵部右侍郎巡撫江西。後召理部事,進左侍郎,改吏部,遷南京兵部尚書,參讚機務。終代郭樸為吏部尚書。卒於官,年六十四,贈太子少保,諡恭肅,有《滁州誌》、《唐宋元名表》、《胡恭肅集》等。
藍道行,山東有名的道士,同時相信當時王陽明學派,從山東來到京城,後被當時的內閣大學士徐階推薦給篤信道教的嘉靖帝,深得皇帝本人的信任,後因在嘉靖帝麵前攻擊當時的內閣首輔嚴嵩,而受到嚴嵩的報複,嚴嵩指使孫子嚴鴻亟設計藍道行入獄,並迫害致死。
陳圭,字世秉,南直隸合肥縣人,平江伯陳瑄後裔,嗣爵平江伯。領宿衛,掌京營僉書中軍府,被薦出鎮兩廣,督將討平封川等地農民起義,加太子太保。召入北京,掌後軍府,進總督京營戎政,提督京師外城工程,工成加太子太傅,卒於官,年四十六。贈太傅,諡武襄。
屠僑,字安卿,號東洲,浙江鄞縣人。世宗時,為都察院左都禦史,掌院事九年,加太子少保,曆官四十餘年,素以清正著聞。卒於官,年七十六,贈少保,諡簡肅,有《東洲雜稿》、《南雍集》等。
屠楷,字良植,號直齋,廣西臨桂縣人。授兵部主事,累官至南京工部兵尚書,後改官吏部,終南京兵部尚書,參與機務。仕宦三十餘年,持身守正,不樹黨營私,以病致仕,卒年七十二,贈太子少保,諡恭簡。
金獻民,字舜舉,號蓉溪,四川綿州人,祖籍鬆江府青浦縣,官至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因大禮議事件獲罪罷職,追贈太子少保,諡“端簡”。
岑猛,廣西岑氏,明初以來世為土知府。岑猛與思恩岑浚構兵,岑浚攻陷田州,岑猛逃走,總督潘蕃率兵平定岑浚,經劉大夏議準,田州、思恩俱改設流官,降岑猛為千戶,徙福建。正德初,岑猛賄賂太監劉瑾,以同知攝府事,後從征江西,進指揮同知,岑猛不滿,自恃兵力,侵掠鄰境。巡撫都禦史盛應其上岑猛反狀,世宗命都禦史姚鏌調永順保靖兵,由都指揮沈希儀統領進討,沈希儀以岑猛妻翁岑璋為內應,殺其長子岑邦彥,設計誘殺岑猛,田州亂平。
桂勇,武舉起家,曆保定參將,擢江西副總兵,改京營,總兵薊鎮宣大,屢立戰功,改任大同總兵官,累官至後府右都督。
趙廷瑞,字信臣,號洪洋,直隸開州人,授給事中,累遷副都禦史巡撫陝西,進兵部右侍郎,巡撫如故。擢南京戶部尚書,未及行,改兵部尚書,以邊功晉太子少保,引疾求去,上疑其畏難避事,令革職閒住。
趙璜,字廷實,號西峰,安福人,授工部主事,改兵部,曆員外郎,濟南知府,政績大著。正德初,擢順天府丞,以不附劉瑾,被逮除名。後複官遷右僉都禦史巡撫宣府。不久改調山東。再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還佐部事。嘉靖年遷工部尚書。銳意厘革,中官不敢阻撓,得舉其職,與秦金齊名。
趙鑒,字克正,壽光人。邊帥久不進,上疏彈劾,又陳方略詳儘。於是將士奮勇,連戰皆捷。正德中,進右副都禦史巡撫甘肅,大修邊務,且諭吐魯番還哈密侵地。後曆任大理卿、南京刑部尚書、刑部尚書等。世宗作詩寵其行,卒年八十四,贈太子太保,諡康敏。
潘鑒,字希古,婺源人,授南京大理寺評事,累升四川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四川,升工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督采大木,升右都禦史工部尚書,再起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提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
潘希曾,字仲魯,浙江金華人。因災異奏陳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廣、貴州軍儲還,不賂劉瑾,劉瑾大怒,矯詔廷杖除名,劉瑾伏誅,起遷吏科右給事中。嘉靖中曆太仆卿,伏闕爭大禮,以右僉都禦史巡撫南贛,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築長堤四十餘裡,期年而成。曆兵部左右侍郎,卒於官,年五十七,贈兵部尚書,有《竹簡集》及《奏議》傳世。
潘旦,字希周,號石泉,南直隸婺源人擢右副都禦史,撫治鄖陽,累遷至刑部右侍郎,以兵部左侍郎提督兩廣軍務。毛伯溫征討安南,潘旦弛疏力主撫降,不必出兵萬裡,疏下禮、兵二部,適其族父潘珍以諫言獲罪,尚書嚴嵩、張瓚遂絀其疏不用,命改潘旦為南京兵部,被迫致仕。
浦鋐,字汝器,文登人。嘉靖初,召為禦史,因疏言武定候郭勳奸貪,宜罷其兵權,忤旨,奪俸三月,以養母歸。母喪除,起掌河南道,以人訐其談論省署得失,坐罷。家居七年,廷臣交薦,起故官,出按陝西,連上四十餘疏,總督楊守禮請破格超擢,未報。楊爵下獄,浦鋐馳疏申救,其疏說:“臣惟天下治亂,在言路通塞。言路通,則忠諫進而化理成;言路塞,則奸諛恣而治道墮。”他認為楊爵“本以論郭勳獲罪,今勳奸大露”,楊爵“前言未為悖妄”。世宗大怒,命錦衣衛逮下詔獄,陝西民人遠近奔送,舍車下常萬人,皆號呼哭喊:“願還我使君”。鋐入詔獄,拷掠有加,除日複杖之百,錮以鐵押,楊爵迎哭,鋐息已絕,徐張目曰:“此吾職也,子無然。”七日而卒。
梁震,新野人,襲榆林衛指揮使。進署都指揮僉事,協守寧夏興武營,尋擢延綏副總兵,進都督僉事。吉囊、俺答犯延綏,梁震大破於黃甫川,吉囊複以十萬騎大舉入冠,梁震又大破於乾溝。俺答入犯,大破於宣寧灣、紅崖兒,斬獲甚眾,進左都督。毛伯溫督師,與梁震修鎮邊諸堡。
梁材,字大用,南京金吾右衛人。嘉靖初,起補雲南,曆貴州、廣東左、右布政使,時天下布政使以廉名著者,惟梁材與姚鏌二人而已。梁材三掌國計,砥節守公,猶如一日。世宗齋醮所用之龍涎香,物稀價貴,梁材遲遲未能購進,帝大不悅。時諸宮殿土木繁興,役使外衛班軍四萬六千餘人,翊國公郭勳猶以為不足,擬議再行雇募,梁材力言不可。郭勳遂劾其“變亂成法,侵牟職掌”。帝信之,謂梁材“沽名誤事,似忠實詐”,令其削職閒住。
舒汀,字紹安,福建省福州市侯官人。為人簡抗,重氣節,以行人選監察禦史,奉命按兩淮,按南直隸,鋤擊奸豪,風裁赫著。尋按浙,秉法懲惡,肅吏庇氓,矻矻猶昔。嚴嵩忌之,出汀為雲南副使,又以大計謫為判官,尋卒。
舒芬,字國裳,號梓溪,南昌進賢人,經學家,著有《舒文節公全集》,去世時年45歲。氣度不凡,體貌修養,恃其意氣而不肯屈於人下,嚴正不徇情,閒居時整天沒有厭倦的樣子,晚上就反思過失自責,把倡導和闡明成就獨到的學說作為自己的責任。
曾鈞,字廷和,江西進賢縣人。則廉疾俗,先後劾參讚尚書劉龍、翊國公郭勳、禮部尚書嚴嵩等,直聲震一時,後出為雲南副使,遷四川參政,平貴州苗民起事,進河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禦史,總督河道,修築草灣河,減除徐、邳等處水患,工成,進工部右侍郎。治河四年,入為南京刑部右侍郎,致仕,家居十餘年卒,贈刑部尚書,諡恭肅。
賈應春,字東陽,號樵村,北直隸真定縣人。累官至右副都禦史巡撫陝西,進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築邊牆一萬一千八百餘丈,開屯田二萬頃,邊民頌其功,其後曆南京戶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尚書。時國用不足,賈應春上疏請令嚴催科,更漕政,不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