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輕鬆,但也不算狼狽。
很好,就是這個節奏。
不能過分逼迫加重傷勢,也不能太放水,這是對對手的不尊重。
日本這個國度很講究這點,關俊彥一直都很注意。
接下來,就是打消耗戰。
自己神完氣足,神樂澪有傷在身,肯定沒法持久,等她開始感到吃力,自己就停手。
既完成陪練任務,又不傷和氣,還讓底下人見識到家主的實力,一舉三得。
可惜,關俊彥如意算盤打得好,現實卻並不讓他如意。
起初的十個回合,局麵確實關俊彥所預想,火候剛好。
但從第十一個回合起,就有點變味了。
神樂澪腳步一變,從滑步變為小碎步。
小碎步的特點是步伐幅度小,頻率快,移動範圍不大,卻更為多變,稱得上是螺螄殼內做道場。
戰場範圍縮小了,意味著交鋒的次數變得更多。
第二十回合的時候,關俊彥的當頭一劍居然被她一個小步趨後,幾乎是貼著刀尖躲過,隨即前衝揮刀反擊——一後一前的動作幾乎是瞬間完成,雖然不是真正的殘影技,卻依舊給了人這樣的錯覺。
好不容易閃開這一劍,關俊彥呼吸加速,反觀神樂澪和開戰時沒有多少分彆,頓時心中一凜。
難道這就是神樂澪口中的新領悟?
仔細想想,她的打法和一刀流的切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細微處見功夫,通過一個個細小的變量控製戰局,最終導向勝利。
隻不過切落在刀劍相交時做文章,把所有的變化壓縮在一瞬之內。神樂澪則將時間和空間都拉長放大,從步伐入手,沒有切落那麼極端,卻多了幾分轉圜的餘地。
這大概是現代劍術和古流劍術的差異所在,實實在在地給關俊彥上了一課。
他之前認為現代劍術不像古流劍術那麼注重殺伐,生死之戰會吃虧。
現在看來,似乎不是那麼回事。
不重殺伐不代表實戰經驗就弱,這是一直有超凡傳承的世界,劍士既然在超凡領域有一席之地,顯然不會缺實戰。
同樣,不重殺伐不代表真的殺不死人。一刀殺不死你,多砍幾刀,積累傷勢,一樣可以弄死你。
現代劍術會興起,本就說明它的優越性。
自己在不斷被“砍死”的過程中,受到鐘卷自齋的影響太大,反而疏忽了不少東西。
幸好有神樂澪這樣一位優秀的現代劍士提醒。
關俊彥不敢再有任何多餘的心思,除了不朝要害招呼,留下部分力氣應付突發狀況,全部的心神都投入到和神樂澪的對抗中,這才將局麵穩住。
這一穩,就穩到了十分鐘開外,神樂澪明顯開始出汗,呼吸也變得急促。
感受到對手“變弱”的關俊彥,隻能意猶未儘地結束比試。
沒錯,意猶未儘。
關俊彥從比試中收獲的不止是對現代劍術的認知,更對自身的實力定位有了清晰的把握。
先說結果,關俊彥目前的劍道全方位落後於神樂澪。
無論是劍術,還是自身的基礎素質都不如。
基礎素質從5個點的武力值差距就能看出。
劍術同樣直觀,預計的八分力早就超過了,最後停手時的數值根本沒那個心思計算。就算不是全力,也差不了多少。
要知道,神樂澪是“奉刀巫女”不是專業的劍士,她的本職是巫女,其次才是劍士,這樣都把劍道練到這種程度,潛心鑽研劍道的劍士隻會更加強大。
從這一刻起,關俊彥徹底打消了自己的那點沾沾自喜。
秒四禿驢,偷襲奈落,化解投矛,掌握切落——這一係列的表現,讓他生出了一種我其實還挺強的錯覺。
主動告訴八神刹那自己陰陽道廢了也有這方麵的因素在。之前是沒底,所以要虛張聲勢,現在我手中有刀,能和奈落過招,有底氣,可以名正言順地把聲勢打出去。
關俊彥的成熟隻是相對於少年人,他自己還遠沒有寵辱不驚,永遠保持理智的圓融心態。
好在有神樂澪及時“打醒”。
太祖說得對,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距離真正的強大還很遙遠,遠沒到懈怠、驕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