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老爺子進了院子,周頌直接被帶進了正房的西側一間——老爺子的書房。
這間書房麵積不很大,靠著牆擺了四個書架,上麵擺的都是老爺子這些年來陸續買來的書,也有不少是同行、學生、朋友贈送的,十有八九與戲曲有關,還有一些是有關古董收藏知識的書,也有《魯迅全集》、外國小說之類,這是老爺子的個人愛好。
“坐。”老爺子一進屋就在沙發上坐下,同時指了一下身旁的位置。
“不著急,我先把茶給您泡上。”周頌立刻表現出作為晚輩的乖巧,伸手提起茶幾上的暖瓶,按照姥爺的習慣給他沏了一杯花茶,恭恭敬敬放到老爺子麵前,又給自己也沏了一杯,才在沙發上坐下。
“不錯。”老爺子老懷大慰。他一個素來茶杯不離手的人,愣是從今天早上起來開始,一直堅持喝白開水,不就是等著外孫親自給泡茶這點兒“福利待遇”嘛。
心情好了,老爺子說話自然就和藹許多:“小頌,剛才不是姥爺說你,你也太小看彆人了。以你們雲裳開業以後的動靜,現在還隻是被《燕城日報》注意到,再過一陣,說不定連內參都上了,你信不信?”
“嘶……”周頌倒吸一口冷氣。要是上了內參,雲裳隻會有一個身份:新生事物的典型。這個名頭聽起來不錯,但被上麵看到以後,最終是什麼結果,就不可控了。
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啊。周頌誠心求教:“您看《日報》他們是個什麼意思?”
“《燕城日報》關注的倒不是你們營業額多高、衣服款式多好,而是服務態度這個老大難問題。”說到這裡,老爺子輕輕抿了一口茶。“他們想用雲裳的熱情服務,給各大國營商店敲敲警鐘。”
“如果可以,我覺得《燕城日報》不上也罷。”聽完這件事的本末緣由,周頌第一時間就作出了判斷,“姥爺,您說呢?”
“對,我跟《日報》那邊也說,馬上要開全會了,還是看看有什麼新的精神再說吧。於是這事就順理成章擱置下來了。”老爺子還多考慮了一層。
周頌覺得這樣也挺好,沒有把話說死,將來進退都有餘地。
-----------------
“我聽你媽媽說,你還想在香江注冊一個公司,這又是什麼想法?跟我說說。”說完《燕城日報》的事情,老爺子終於轉入正題。
這事沒什麼不能說的。雲裳麵臨的核心問題是當前個體戶沒法做大,而私人企業又很難注冊,如果不解決身份問題,就難免處處受限。
聽完周頌的解釋,老爺子笑了起來:“你這個想法,也算是很全麵了,但有一個極大的漏洞,自己能想得到不?”
“……”周頌一時無言,認認真真想了半天,才道:“您是說,我媽明明是內地人,卻在香江注冊了一個公司?”
“對。”老爺子微笑,“一個從來沒去過香江的內地中年婦女,突然無緣無故有了一家香江的公司,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
其實,周頌何嘗不知道這是個漏洞,隻不過以宋、夏兩家當前的能力,也隻有硬著頭皮這麼辦。反正這個時代真真假假的事情多的是,隻要給雲裳兩三年時間發展,他就有把握不會再有人閒著沒事去扒雲裳的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