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春城來客(1 / 2)

“齊導,常導?”宋瑾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自己無論在文工團還是出來開店,做的都是服裝,跟導演八竿子打不著,難道這兩位是父親的熟人?可從來也沒見過啊。

疑惑歸疑惑,來者是客,不能冷待。宋瑾朝白敏說了一句“辛苦了,你去忙吧”,就跟兩位導演客套起來:“齊導,常導,歡迎光臨,我是本店的經理宋瑾。沒想到我們這麼一家小店,還能引來大導演的關注,真是蓬蓽生輝。”

“說不上大導演,也就拍過幾部片子而已。”齊導說話很謙和,聲音略微有些低沉,“我前兩天其實已經來過一次了,今天過來,主要是帶老常長長見識。”

長長見識,這話是什麼意思?宋瑾訝然,隨即聽到齊導解釋:“老常接了一部片子,叫《街邊吉他隊》,是講當代青年人湊在一起玩吉他的。本子是早就寫好了,但服裝嘛……”

莫非這片子的服裝出了問題?宋瑾敏銳地捕捉到信號:“您要說服裝,那可是我們的長項。但凡有我們能做的,儘管開口就是了。”

“咳,其實就是,老常這個老古董,不知道年輕人喜歡什麼衣服,也不知道什麼衣服拍出來上鏡。我作為老同事,不能袖手旁觀啊。這不正好發現了你們雲裳嘛,就帶他過來看看,培養一下審美觀。”

聽齊導半認真半調侃地說了這麼一通,宋瑾大致明白了。這是常導在給新劇組找服裝呢,齊導大概是前幾天偶然來過雲裳,覺得還不錯,今天就帶他來看看。

-----------------

“老齊,說話要講良心。”常導慢條斯理地反駁起來,“我不知道年輕人裡麵流行什麼嗎?但蛤蟆鏡、大鬢角、喇叭褲、尖頭皮鞋,你敢往銀幕上擺?怕不要說你導向有問題哦。”

看齊導隻是笑,不說話,常導乘勝追擊:“再說你那個‘培養審美觀’。我是不如你齊大導演有審美觀,拍個電影買了三回服裝,最後還是找單位專門定製的。前兩天開總結會,連廠長都說:老齊,以後咱們還是省著點兒花吧!”

“嘿,你這……”齊導連連搖頭,“何至於此,何至於此。《街上流行紅裙子》也就是服裝上波折多了一些嘛,讓你添油加醋,說成什麼了,真是的。”

“哦,《街上流行紅裙子》的電影是您導的啊?之前聽人說過這部話劇要改編成電影了,我還說等上映了去看看呢。”宋瑾忍不住插了句話,心裡小小有點兒驚訝。

之前周頌跟她提過當前流行紅色衣服以後,她就關注到了青年劇院排演的同名話劇,聽說已經改編成電影了,還感覺很遺憾。

畢竟,如果時機湊巧的話,雲裳也不是不能以提供服裝的形式打個讚助廣告。但既然已經進入拍攝階段,再想聯係劇組,肯定是有些來不及了。

“咳,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聽到宋瑾知道這部電影,齊導臉上露出幾分笑意。“如果順利的話,今年冬天就能上映了。”

常導在一旁涼涼地發話:“宋經理,片子上映以後,你可千萬去看看,這是老齊嘔心瀝血的作品——有沒有下一部,還不好說呢。”

“啊?”宋瑾嚇了一跳,這齊導是捅了多大漏子啊。一個話劇改編作品,怎麼聽起來像是讓他拍成禁片了?

-----------------

“宋經理,老常開玩笑沒輕沒重的,你見笑。”齊導看出宋瑾的驚愕,趕緊把話題往回拉,“這部片子沒犯什麼錯誤,就是服裝方麵折騰得比較厲害。我們劇組光去鵬城買服裝就買了三趟,最後還沒用上。”

“怎麼說?”宋瑾大覺驚訝。

“因為這部片子講的是流行風氣嘛,演員的服裝必須吸引人。我就想了個主意,讓演員穿上出鏡服裝在街頭站著,看看路過的人到底有多少會回頭。”齊導歎了口氣,“那會兒想著精益求精,一批服裝不吸引人,就換第二批,第二批不行,就換第三批……”

好家夥,您這真是按藝術品標準來創作啊,挺好,就是有點兒費錢。在收款台豎著耳朵“竊聽”的周頌都暗暗吐槽。

“那不是挺好的,為啥最後還沒用上?”宋瑾好奇地問道。

常導在一旁補刀:“因為劇組采購的第三批衣服還吸引不了路人回頭,連服裝師都麻爪了。三批服裝采購回來都不行,就說老齊負總責吧,廠裡也得問他:你乾什麼吃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