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概念專輯(本章4800字,今日一更)(2 / 2)

《故鄉是燕城》,這首歌在歌曲裡融合了京劇的聲腔,被後世稱為“戲歌”的鼻祖。周頌猜測,夏琳選這首歌,除了出身燕城的本地情懷之外,多少也是受了他從小學戲的影響。

想了想,周頌決定用這首歌去接續《月是故鄉圓》,無論在歌曲風格還是歌名呼應方麵,都很合適。

下一首,夏琳挑出來的是《前門情思大碗茶》,正好可以作為《故鄉是燕城》的下文。讓夏琳這個生長在燕城的姑娘來唱前門樓子和大碗茶,確實應時應景。而且,這首歌有很濃厚的本地曲藝要素,與前篇的風格也相當統一。

最後一首,夏琳選了《燈火裡的中國》,這是一首在後世完全無需介紹的歌,也必然是A麵的壓軸曲。看夏琳的意思,是想讓這首歌跟《我和我的祖國》形成首尾呼應的關係,周頌覺得也挺巧妙。

-----------------

看過這三首歌,順便給A麵做了基本的排序,周頌又看向B麵的幾首歌。《年輕的朋友來相會》自然應該是第一首,後麵的幾首,他在夏琳挑選的基礎上也給排了序。

《歌聲與微笑》,本來是明年顧老師才會寫出來的一首經典校園歌曲,作詞是顧老師的好搭檔王劍老師,現在提前麵世了。用這首歡快而陽光的歌曲承接《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可以說十分完美。

《心願》,這首歌是九十年代四個剛剛結束高考的女生合唱的。歌手雖然曇花一現,但經典程度是沒問題的。周頌甚至在考慮,要不要複刻一下“四個女生”的陣容。

“輕輕地一天天,一年又一年,長大間,我們是否還會再唱起《心願》?”放在《歌聲與微笑》之後,可以看作對後麵幾首歌曲基調的預示。

《大海》,就是周頌之前用來唬老崔的那一首。“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這首歌裡的“你”一般認為是前任,但承接《心願》的話,也可以說是對故人的懷念。

《知道不知道》,奶茶劉同學給《天下無賊》唱的片尾曲,底子是從陝北民歌《信天遊》,或者說內地電影插曲《崖畔上開花》中截取的一段旋律,後來被香江用作電影插曲,流到寶島後又被孟麗筠翻唱,奶茶的這一版則是在孟版基礎上再度升級改造的成果。

這首歌的歌詞雖然簡短,但傳達出的感情極為豐富,說是寫給多時不見的愛人也行,說是寫給朋友也可,而且聲線也挺適合夏琳。

《中華民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後”,這是九十年代內地民謠的代表作,也是中國風歌曲的先聲,其經典程度無需多言,相對排在前麵的各首歌曲,也可以視為最終歸結。

從《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到《中華民謠》,這六首歌的歌詞在各自獨立的同時,又能隱隱形成故事上的聯係,從年輕的朋友情投意合,到漂泊彆離,天各一方,再到物是人非,遙遙相望,好像在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又好像在詠唱“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比起《忙與盲》,周頌為夏琳做的這張《我和我的祖國》專輯在故事性上或許稍遜,但設計也相當精巧。在他看來,這張專輯將來博一個“流行音樂史上留名”是肯定的了。

-----------------

一邊排序,周頌就一邊對夏琳說了自己設計專輯的理念,以及歌曲之間相互呼應的關係,聽得夏琳眼睛閃閃發亮。她挑歌的時候,隻覺得這些歌都挺好,而且彼此之間似乎還有點兒關聯,可沒想到周頌這麼細致的程度。

“你怎麼這麼聰明呀,我都想不到這些。”夏琳又靠回了周頌懷裡,輕聲細氣地問他。

周頌笑了笑:“其實,我給你標出來的歌,之間多少都是有些關聯的,要不是曲風相似,要不是情感相似,要不是歌詞之間隱隱能形成故事線。等你挑出來了,我就可以順著之前的思路把它們連綴在一起。這是個取巧的事情,並不是我比你聰明到哪裡。”

他這話不假,知道馮雲有可能給夏琳聯係中唱公司出專輯以後,他就已經反複思考過這張專輯要怎麼做的問題,隻不過今天才跟夏琳說出來而已。

“那你也很厲害了。”夏琳的興奮,以及周頌給她帶來的驚喜,並沒有因他的解釋而稍損。

畢竟,剛才周頌說了,這是內地第一張帶有“概念”色彩的專輯。“概念性”作為一個專輯製作的概念,在歐美也是六十年代中後期才提出的。至今不到二十年。

要在香江、寶島提起這個名詞,可能還有聽說過的人;在當前的內地,可以說是聞所未聞。她也是聽了周頌解釋,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這種開業內先河的事情,就算事先思考、準備得再久一些,也無損於她對周頌才華的評價。

“但是,你提前準備了這麼多,就不怕做了無用功?”夏琳好奇地問。

“不怕啊。就算中唱公司不抻你的茬,不是還有羊城的太平洋影音公司嗎?太平洋不成,還有滇省音像出版社呢。李琥老師去年在他們那邊出了兩張專輯,收了三十九首歌,裡麵二十九首都是你們顧老師的作品。她們兩位隻要肯出麵推薦,我就不信那邊不給麵子。”周頌胸有成竹。

說到底,這會兒的文藝界就是這麼一個局麵,大家人不親藝親,藝不親祖師爺還親呢,誰也不肯把彆人得罪死。

不用說彆人,覃永成和顧景芬馬上都要打筆仗了,前兩天在百花錄音棚見了麵,不還是維持了基本的和睦?

-----------------

“emmm……”夏琳沉吟了一會兒,“本來我還覺得,出專輯這件事好像挺不靠譜的,怎麼讓你一說,變得好像十拿九穩了呢?”

“原本就是十拿九穩啊。”周頌說著,順手摸了摸夏琳的頭發,“我不是早就說了,音像出版機構馬上就要開始搶歌手。你是顧老師、金老師的學生,師姐是陳媛,又有《我和我的祖國》打底,遲早他們要來搶你去唱歌的。”

他沒說的是,夏琳這個身份,放在武俠小說裡麵,就類似名門大派的小師妹,出來行走江湖,武林人士多少得高看一眼。

“你這麼說的話……”夏琳忽然想起來一個之前忽略了的信息,“陳師姐前一陣還去羊城來著,聽她說,是太平洋那邊要錄《九州方圓》的錄音帶。”

周頌知道,《九州方圓》是前一陣央視為了向國慶獻禮,特彆舉辦的一場電視歌會。

有意思的是,在這通俗唱法看似被打到動彈不得的年份,歌會上唱的卻都是通俗歌曲,還基本都是內地的原創作品。這會兒文化領域風向的複雜性,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嘛,我就說,通俗唱法是不可能被圍剿掉的,而且影響力肯定越來越大;相應地,通俗歌手也肯定越來越吃香。你就放心吧,錄專輯的機會,很快就會有的,說不定就在下個月。”

屋裡隻有他和夏琳兩個人,周頌一點兒也不擔心說話過頭,大膽地發表了自己的預言。

果然,聽到周頌這麼說,夏琳絲毫沒有質疑的意思,而是“啵”地親了周頌一下:“要是這樣的話,那我這兩天做完習題就開始練歌。爭取到錄專輯之前,我已經把這十二首歌給練熟了,到時嚇老師一跳。”

她說“十二首歌”,是刨掉了已經熟極而流的《我和我的祖國》來說的。

“加油。”周頌通過實際行動進行回饋,對夏琳表示了熱情的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