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伊莎貝拉說到底也隻是一位世俗公主,而蓋裡斯卻在眾人心中的地位已經開始直追基督彌賽亞耶穌了。
當眾人各自領到自己的食物後,便分開就食,這期間由約翰帶著人進行巡視,避免人群中發生搶奪食物的情況。
不過或許因為人不多且彼此熟悉的緣故,加之大家都才大難不死,並沒發生蓋裡斯所預想過的惡劣情況。
而伊莎貝拉在領到自己食物後,便直接湊到了蓋裡斯身旁,直接蹭到了他肩膀上,少女的近距離接觸,令蓋裡斯身板一緊,顯得無所適從起來。
“這些天,你是在躲著我嗎。”飯沒吃兩口,伊莎貝拉張口便問道,語氣中的埋怨無論如何也遮掩不住。
蓋裡斯不知該怎麼回答,這兩天他確實是躲著伊莎貝拉,一直沒去同這位自己名義上所效忠的大人進行過私下裡的交流。
畢竟在融合了前世的記憶後,許多認知就發生了變化,首當其衝的便是一個年齡問題。
現如今蓋裡斯這具身體的年齡不大,不過十七歲罷了,隻是因為長久以來在聖地飽經風霜的緣故看起來有些早熟。
而伊莎貝拉呢,年齡要更為年輕些,眼下剛過十四歲。
在蓋裡斯融合前世記憶前前,三歲的差距不管怎麼說,都還算是同齡人的範疇。
當初蓋裡斯在耶路撒冷王宮接受騎士訓練的時候,便同伊莎貝拉相識,彼此間算是童年的玩伴。
也因此在蓋裡斯被麻風王受封為騎士後沒多久,便被麻風王指派來服侍伊莎貝拉,而麻風王離世後,蓋裡斯順其自然的向伊莎貝拉宣誓效忠。
這個過程其實本沒有什麼好說的,但在融合了前世記憶後,蓋裡斯就明顯的感覺出有一絲不對。
這一絲不對便是伊莎貝拉對待蓋裡斯的態度,顯然不隻是童年玩伴或者下屬騎士那麼簡單。
在公元12世紀這個年頭,耶路撒冷王國對成年的定義是十五歲,貴族間的政治聯姻,更是能將年齡下放到未成年,也因此孩子們的童年一個比一個短暫,生活的壓力迫使著所有人在儘快成熟。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本當是最美好的童年時光,但在被迫早熟的這個環境下,一些彆樣的情愫在醞釀著,特彆是少女自幼喪父,母親早早的便已改嫁,她在王宮中獨自一人缺乏玩伴。
融合記憶前的那個蓋裡斯同木頭沒啥區彆,自然沒有什麼明顯感知,但現如今的蓋裡斯,隻要一回想起腦海中的那些記憶,便能感受到那濃烈的依戀感。
或許這種事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再尋常不過,畢竟就連伊莎貝拉的母親十二歲便已嫁人。但對於有著後世記憶的蓋裡斯來說,十四歲這個年紀,不管怎麼說都是個初中生,哪怕自己眼下身體也隻是個高中生年紀,可心理年齡終究不是。
隻要一想到記憶中伊莎貝拉對自己所表現過的那些親昵舉動,蓋裡斯便有些不太舒服,他終究不能很好的融入這個時代,而隻能渴求著改變。
也因此,蓋裡斯這幾天裡,一直都未想好該如何處理彼此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