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安聆聽著少女那絮絮叨叨的講述,他能看到伊莎貝拉眼中那閃爍的那光,她是發自內心的相信世界終有一天會變得更加美好。
曾幾何時,巴利安也是這樣的,隻不過隨著年齡的漸長,漸漸熄了那顆心。
直到蓋裡斯在這片高原上,向他展露了神跡,教導了他世間的真理。
看著一旁那阿拉伯商人,在品嘗到甜品時所流露出的震驚麵容,又看到不遠處從診所中走出的病患,還看見遠處的商店裡銷售著亞嫩河穀的特產。
巴利安便有一種感覺,終有一日人類社會將會共融成一個活著的生物,每一個人都與彼此緊密相連。
當所有人同呼吸、共命運時,天國似乎也就臨近了。
“上主,求禰從一切災禍中拯救我們,恩賜我們的時代得享平安,更求禰大發慈悲,保佑我們脫免罪惡……”
夜幕靜靜降臨,星河在天際灑下柔光,小鎮的燈火寥寥,隻有幾家旅店還映著微弱的光芒,其餘地方早已沉入寂靜的黑暗中。
伊莎貝拉將巴利安送回了旅店,當她走出旅店大門的時候,便看見蓋裡斯在這裡已經等待她許久了。
夜風拂麵,伊莎貝拉走上前,靠近蓋裡斯,他們的指尖輕輕交纏,掌心相貼,在寂靜的街道上並肩前行。
兩人沒有言語,但心中已有默契,白日的經曆,已是將那難以訴說的情感告知彼此。
那帶著奶油甜蜜的吻,似乎仍縈繞唇間……
那一刻的柔情,伴著二人的同行,在夜色中回蕩,令人不禁心悸。
他們漫步至伊莎貝拉的住處,那來到房門前的少女,則轉過身,無言的看了一會蓋裡斯。
月光灑在少女發間,映出一層柔和的光暈,臨彆時,少女側首,輕輕問道:“我的騎士,沒有什麼能將我們分開,對嗎?”
對此,蓋裡斯回以了一個微笑。
“是的。”
……
幾日後,巴利安也該離開這處小鎮了,在這座小鎮居住的日子裡,他同蓋裡斯與伊莎貝拉聊了許多。
臨彆時,蓋裡斯向巴利安贈送了一些禮品,其中便包括一本小冊子,上麵主要記載著一些急救的知識。
在離開小鎮不遠後,蓋裡斯再一次的駐足回望,他回想起了,這座小鎮裡那所學校開學時的景象,那時幾十個不同年輕人,一同步入校園。
他們彼此或許語言不相通,或許信仰不一致,便是家境也各自不同,但在對未來的相似憧憬裡,卻成為了同學,一同接受來自先知的教誨。
巴勒斯坦的雨季其實沒有那麼的規整,但大體上會在二月份迎來一個短暫的間隙。
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降雨較少,農事不多。
也正是在這個時間段裡,蓋裡斯所許諾給穆斯林的學校與醫院正式運營。
這兩個院子是並在一起的,想去隔壁的話,都不用出大門。
作為這周圍上千平方公裡的最高學府和最強醫療機構,這兩個單位占地麵積總計一千八百平方米,並且師資雄厚,醫生水準精湛。
阿爾哈迪鎮學校,在職教職工總計7人:蓋裡斯擔任校長、並以教授身份教學;又有4名講師分彆是:阿卜杜拉、哈立德、西蒙、卡菲;此外還有門衛2名,都是阿爾哈迪鎮本地人。
阿爾哈迪鎮醫院,全體職工總計12人:阿卜杜拉任職院長兼任主任醫師;又有主治醫師1名,他叫蓋裡斯;實習醫生8名,除去阿卜杜拉原本的學徒外,大多是蓋裡斯教過的衛生員;並有門衛2名,也都是阿爾哈迪鎮本地人。
有必要指出一點,目前阿爾哈迪鎮醫院主治醫師蓋裡斯,還未取得行醫執照,有非法行醫的嫌疑。
對此。阿爾哈迪鎮學校校長蓋裡斯表示,當下學校開設的教學專業有三個,其中就包含醫學專業,會督促主治醫師蓋裡斯儘快完成學業,好考取耶路撒冷王國行醫執照,避免造成非法行醫。
除去醫學外,另外兩個專業,則分彆是神哲學與自然科學,這三個專業構成了學校的三大支柱。
除去這三個專業外,學校同時還開設了基礎教育班對外招生,以便未成年人接受全麵的德智體美勞教育。
蓋裡斯這段時間,之所以停留在阿爾哈迪鎮,就在於要忙活著學校招生,以及醫院開張。
醫院那邊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主要是阿卜杜拉負責,蓋裡斯幫他提供了一批具備醫學常識的衛生員做幫手。
學校這邊,蓋裡斯則是費了老大勁,天天不是手寫教材,就是設計教學方案,甚至還要和一些學生家長進行溝通。
若不是有著伊莎貝拉給他當秘書打下手,怕不是真就連個吃甜品的空都抽不出來。
好在這一切的忙碌,如今都有結果了。
第一批的招生,總計65人,其中有15人本就是跟著蓋裡斯的學生,他們中有不少的牧師種子、或者接觸過基礎醫療培訓算是衛生員。
另外40人則大多是阿拉伯人,以及一部分的法蘭克人,除去受到天課基金會以及教團這邊資助的學生外,大多數學生其實是繳納了不算廉價的學費才得以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