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商路與貿易(1 / 2)

吾父耶和華 千翅萬瞳 4331 字 2個月前

這年頭鋼還是太貴了。

思慮片刻後,蓋裡斯注意到一旁的馬爾萬欲言又止,現如今這個當初被蓋裡斯治療過蛇毒的少年,已經快要獨當一麵了。

“有什麼想法,就直說。”

馬爾萬聽了後,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道:“我覺得如果隻考慮成本和盈利的話,夾心鋼農具肯定不太合適。”

“但問題在於,再過兩個月就要開始收割了,如果新一批的優質農具不能供應上,顯然會影響到今年的春收。”

“而且……”說道這裡的時候,馬爾萬停頓了一下,有些怯生生的,他又看了一眼騎士沃特。

對此沃特皺了下眉,說道:“講吧,沒事。”

“而且今年不同以往,先知進行過的布道會上,也強調了今年將要爆發戰爭,我覺得做好糧食儲備,要比一時的成本利潤問題更重要。”

“如果想推廣新式農具的話,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賒賬、或者不盈利的方式來推廣。”

馬爾萬的發言,讓蓋裡斯下意識鼓掌了幾下。

蓋裡斯每周末都會舉辦【主日敬拜】,這不隻是宗教禮儀,同時也相當於帶著大家一起開會,讓信眾們了解當下的緊要大事,使得眾人明白自己與教團的緊密關係。

馬爾萬能把握住1187年的工作重點,就意味著他確實是用心聽、並用心想過。

後麵又提出想推廣新式農可以賒賬或不盈利,這更是代表著,他已經能從全局角度思考問題了。

能夠不計較一時的得失,跳出個人眼前利益,轉而辯證的看待問題,可謂是相當出色。

對此,騎士沃特其實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說夾心鋼成本高,並不是說這東西價格貴,而也正是因為今年將爆發戰事,如果擴充軍隊的話,我們需要更多的優質武器……”

蓋裡斯聽了後,也點了點頭。

相比起得出一個固定的答案,不斷思考、辯論的過程,其實才更為重要。

因蓋裡斯隻有一個人,早晚會離開外約旦這片領地前往其他地方,到那時與蓋裡斯遠離的人,就需要通過自己的智慧才能得出答案了。

而一個能夠展開討論的氛圍,又要比一個拍腦袋下令模式好上許多。

說到底,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馬爾萬與沃特爭辯了許久,但還算克製,沒有過於引申。

在聽了良久後,蓋裡斯覺得火候差不多了。

“確實,是我考慮不周了,但我們還可以再換個思路,既然用鋼的話成本高,而當下又急著收割。”

“我們可以先考慮一下,先生產不那麼耐用的廉價替代品。”

緊接著蓋裡斯,便提出了一個拚夕夕款的方案,聽得馬爾萬與沃特臉色都頗為難繃。

“用鋼覺得貴,那就用生鐵,覺得夾心鋼麻煩,那就澆汁。”

“直接用熟鐵打造鐵胎,然後在鐵胎上澆鑄生鐵汁作為外層。”

“這樣一來生鐵作為外層提供硬度和鋒利度,而熟鐵作為內核提供韌性和強度。”

“既節省成本,又縮短工時。”

蓋裡斯話說的輕巧,但馬爾萬與沃特臉色都變了,因為這種技術他們其實一聽就明白,可如果澆鑄技術不過關的話……

那麼這東西的耐用性要比夾心鋼差一大截,而且外層生鐵的話,其實還是比較容易斷裂的,不過確實要比純生鐵或熟鐵農具好上不少。

難道這就是先知的智慧嗎?

在這個所有人都追求耐用性,一個傳家寶傳三代的時候,先知總是能提出一些質量更差、但性價比更高的技術。

廉價版大馬士革鋼、廉價版敘利亞阿勒頗香皂、廉價版“夾心鋼”農具……

不得不說,這確是一種智慧。

……

文中“羅馬大道”的原型是現實中的君王大道,主角目前位於死海以東,阿爾哈迪鎮的位置位於圖中底本,底本的南北兩條支流,就是書中的河穀地帶,也是現實中的亞嫩河。

該圖是主要的貿易商路,可謂確確實實的“交界地”

……

是貿易,維係著這片交界地。

同東方與西方都不同,在這片世界島的中心,一個個人類聚居區,是仿若孤島一般,置身於這片黃土的海洋上。

對於綠洲孤島上的居民們而言,貿易是天然所需的,如果沒有貿易,那麼糧食如何變成衣物?那麼無花果實與葡萄藤如何結出小麥?鹽與鐵從何而來?

那一道道的商路便與航線無異,來往的駝商亦如海船般,不斷拜訪那些綠洲地上的孤島。

正是駝商們聯結這綠洲孤島,替居民們不斷帶來商品,帶走產出的貨物。

與之相伴而來的,還有那些異國他鄉的逸聞傳奇。

大馬士革抵達開羅的商路航線,約有九百公裡,單次的行商大約要花上兩個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