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孫。
也是當代孔家的家主。
曆史上很有名的一個孝子,王驍讀書的時候還曾經學過孔融讓梨這篇文章呢。
不過在這個時代,孔融最出名的應該還是一門爭義這件事。
靈帝時期,十常侍的權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強。
名士張儉就得罪了十常侍之中的侯覽,秘密下令讓州郡捉拿張儉。
當時張儉與孔融的兄長孔褒是好友,所以就去投奔孔褒了,但當時孔褒並不在家,接待張儉的是孔融。
本來張儉見孔融年幼,孔褒又不在家就打算離開的。
但是孔融卻主動將他給留了下來,後來州郡的人員知道了這件事,但國相以下幾乎所有人都在為他們隱瞞,直到後來實在是瞞不住了。
隻能暗中通知張儉逃跑,但張儉是逃走了,可是孔褒和孔融卻被抓起來了。
在審問他們的時候,孔融說收留張儉的是他,所有罪名應該是他承擔。
孔褒卻說張儉是來投奔自己的,儘管自己並不在家,但這個罪名也應該是由自己承擔才對。
眼見二人都爭相說自己有罪,無奈之下審問的官員隻能找上他們的母親,問問看她是什麼意見?
其實也就是讓她做出決定,留下哪一個?
但是他們母親的回答,更加讓這些官員頭疼。
家裡的事情理當由大人負責,我是母親,所以罪名在我。
一家三口都在搶著承擔罪名,最後這件事隻能上報給朝廷,最終由朝廷作出決定,孔褒獲罪,而孔融與他母親無罪。
孔融也因為這件事而名聲大噪。
相比之下現代更加讓人所熟知的讓梨,反而是幾乎沒人在意。
……
“孔融,又來一個茅坑裡的石頭啊!”
此刻王驍正在前往迎接孔融的路上。
對於這個孔融,王驍知道的並不多,但是有一點王驍很清楚。
這家夥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曆史上孔融就因為多次正麵反對曹操,並且在私下散播一些不利於曹操的言論,比如說高祖曾言異姓不得封王,京師重地千裡之內,不得封侯。
這些每一條,每一件都是在針對曹操。
因此曹操對孔融其實相當的不喜歡,甚至可以說是厭惡。
隻不過是因為孔融名氣太大,一時半會不能動他。
所以就這樣忍過來了,但背地裡一直都在搜集孔融的黑料。
直到最後曹操拿著一堆所謂的證據,用不孝的罪名將孔融給處死了。
記得在這個時候,還貢獻了一個典故。
孔融在麵對曹操派來處死他的使者時,曾請求留下自己的兩個孩子,他們年紀還太小了。
但使者給出的回答卻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因此孔融一家都被株連而死。
不過也有這句話是孔融的兩個孩子說的。
具體真相如何這就無從知曉了。
反正王驍是不打算,讓這個典故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