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侯府就不認識有錢人?”楊寧道:“京城是最繁華的地方,王公貴族那麼多,咱們咱們好歹也認識些人吧?”
段滄海搖頭道:“京中與咱們侯府有交情的自然不在少數,可是老侯爺立下過規矩,絕不能與任何官員有金錢往來。”
“啊?”楊寧奇道:“還有這樣的規矩?”
“世子以前不管這些事,所以不知道。”段滄海正色道:“老侯爺為人正直,即使被封爵,也是清正廉潔,按照老侯爺當年的說法,但凡與任何人有了金錢往來,便有了利益關係,做起事來就不方便。將軍在世的時候,也是嚴守老侯爺立下的規矩,並不與王公貴族有金錢往來。”
楊寧歎道:“如此說來,即使有人送銀子孝敬侯府,那也是不能拿了?”
“那是自然。”段滄海肅然道:“不但如此,將軍在前線征戰,朝廷但有賞賜,將軍也都全都賞給部下將士,從不留下一文錢。”又道:“不過將軍是千戶侯,從老侯爺開始,就賜有三千戶封邑,而且還有數百頃良田,平日裡倒也能夠衣食無憂。”
“我擦!”楊寧忍不住爆粗,“三千戶封邑,數百頃良田,就隻能是衣食無憂?段二叔,你開什麼玩笑。”
他之前見錦衣侯府為了幾千兩銀子犯愁,心下疑惑,隻以為侯府當真貧窮,此時才知道這侯府的經濟來源實在不弱。
三千戶封邑,每年收入必然不菲,再加上數百頃良田,侯府雖然老老小小有上百人,但要養活這些人實在是易如反掌。
“沒有開玩笑。”段滄海知
(本章未完,請翻頁)道世子對銀錢一無所知,耐心解釋道:“咱們侯府的進項雖然不少,可是花銷也是極大。”
“花銷?”楊寧道:“我也瞧不出能有什麼花銷能將那麼多銀子全都使了。”
段滄海苦笑道:“世子有所不知,三千戶封邑,數百頃良田,聽著似乎不少,可是那些進項進入侯府的卻微乎其微。”
“這是什麼意思?”楊寧皺眉道:“難道還有人橫刀奪銀?”
“那倒不是。”段滄海壓低聲音:“侯府的封邑在江陵,那是齊家的祖地,老侯也就是從江陵出來。封邑在故土,老侯爺每年收繳的賦稅都是很少,所以這一項進項遠比不了其他王侯。而且封邑的賦稅,老侯爺在世的時候就立下了規矩,其中五百戶的收入給了三老太爺那一房。”
楊寧此時才恍然大悟,難怪顧清菡和邱總管提到江陵的銀子,原來那是封邑收入。
隻是他沒有想到,三千戶封邑,竟然還有五百戶轉到了三老太爺那一房,原來三老太爺那一房竟然是侯府養活著。
“就算是這樣,銀子也不可能不夠用吧?”
段滄海輕聲道:“老侯爺和將軍都是重情重義的仁善之人,他們征戰沙場,待手下將士如手足。將士在前線陣亡,朝廷的撫恤向來也不是太多,留下的孤兒寡母自然淒慘,老侯爺在世的時候就開了先例,不少跟著他戰死沙場的將士,家中太過貧困不堪,留下孤老弱小難以生活,侯府每年都要撥出銀子接濟,雖然不是太多,但總能讓他們活下去。將軍也是繼承了老侯爺的法子,世子你自己算算,這樣一來,侯府還能有多少進項?”
楊寧怔了一怔,倒沒有想到還有這樣一出。
跟隨錦衣侯兩代人征戰沙場的將士不在少數,就算隻有一小部分需要接濟,對侯府來說也是一項極大的花銷。
“那個這淮水之戰打了這麼三年,死傷無數,這幾年死的人還沒算進去吧?”楊寧道:“總不會以後還要接濟這些人的家眷吧?”
“要是那樣,再有三千戶封邑也是不夠。”段滄海搖頭道:“而且人數若太多,咱們侯府一一接濟,恐怕有人會說咱們侯府收買人心,反倒不妙。之前接濟的人不算太多,朝廷已經有人在背後說過將軍,好在聖上對將軍信任有加,知道這是老侯爺重情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已。”壓低聲音,“這一次將軍過世,宮裡沒有任何旨意過來,隻怕也無人再想到那些戰死將士的家眷了。”
楊寧這才明白為何侯府收入不薄,但是府銀卻捉襟見肘,中間卻原來是這麼一檔子事。
不過由此亦可見,錦衣侯兩代人深得人心,將士願意跟他們出生入死,卻也不是偶然。
便在此時,卻聽得外麵傳來聲音:“武鄉侯前來祭拜!”
聲音之中,隻見邱總管忽然冒出來,匆匆到了楊寧邊上,低聲道:“世子,武鄉侯到了,這是他第二次過來,隻怕也是為了來瞧你。”
“瞧我?”楊寧皺眉道:“我有什麼好瞧的?”
邱總管道:“武鄉侯是世子未來的嶽父,您是他未來的女婿,知道你安然回府,前來看望也是理所當然。”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