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殿太監接過奏本,呈給皇帝,小皇帝細細看了一番,眉頭微緊,瞥了鎮國公一眼,這才道:“你是要參忠義候司馬常慎?”
群臣又是一驚,心想今日朝會卻是怎麼了,這禦史台趙邦耀第一刀砍向錦衣候,如今這戶部侍郎砍出第二刀,竟是往司馬家砍過去。
司馬家最近可謂是深受隆恩,不但司馬嵐晉封為鎮國公,那忠義候的爵位也是被司馬常慎承襲,司馬家如今是一公一侯,自大楚開國至今,還沒有哪個家族享有如此無上的殊榮,而司馬家非但加官進爵,這鎮國公更是被先帝授予輔國之任,隆泰親政之前,朝中諸事可是由司馬嵐親自處理。
如今的司馬家族,可是說處於巔峰時期,投奔在司馬家門下的大小官員更是不計其數。
誰也沒有想到,這馮若海竟敢在朝會上直接參劾司馬常慎。
撇開司馬家如今的聲勢,這司馬常慎是司馬嵐的嫡長子,乃是當今太後的親弟弟,亦是當今國舅爺,貨真價實的皇親國戚,馮若海劍指司馬常慎,稍微精明一些的官員便知道這必是受人指使,而背後的靠山,當然就是淮南王。
司馬嵐雖然晉封為國公,但比之淮南王的王爵,當然還是要矮上一等。
從太宗皇帝開始,淮南王就始終在朝堂中心圈子,太宗時期的立儲風波,先皇帝時期對淮南王亦是恩榮有加,到如今隆泰繼承大統,淮南王也是搖身一變,成了皇叔。
許多人心裡都清楚,淮南王骨子裡一直都是以皇家正統自居,熬走了先皇帝,身為太祖皇帝的嫡皇子,如今又是小皇帝的皇叔,朝政反倒是落入到司馬家手中,這淮南王內心當然是不服氣。
此前雙方倒還顯得相安無事,可是司馬嵐晉封為鎮國公之後,誰都能感受到淮南王心中的不滿,而淮南王一黨,對司馬家也是充滿了敵意。
也正是司馬嵐晉封為國公之後,雙方的矛盾開始變的尖銳起來,此前幾次朝會,雙方就已經開始有針鋒相對的跡象,但都隻是底下的官員互相參劾,許多人都覺著這樣的場麵或許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誰也沒有想到,今日這馮若海卻站出來,劍鋒直逼司馬常慎。
戶部尚書竇馗素來與淮南王走的親近,這馮若海出自戶部,當然也算是淮南王的人。
司馬常慎聽說馮若海竟是要參劾他,臉色驟變,雙眸之中顯露凶光,司馬嵐卻是淡定自若,麵不改色,顯得異常平靜。
“皇上,臣掌管稅負,統算各地的賦稅明細。”馮若海正色道:“臣仔細盤查,現這兩年安義的稅賦出現了極大的問題,一年比一年少,而且賦稅下降之巨,聳人聽聞。”說到這裡,從袖中取出文本來,“這是臣單獨核算出的安義賦稅,皇上一目了然。”
執殿太監接過文本呈上去,皇帝看了幾眼,皺眉道:“兩年下來,賦稅少了一半?”抬頭道:“馮若海,這是怎麼回事?安義那邊是受了天災還是有**?”
馮若海冷笑一聲,瞧向司馬常慎,道:“皇上,安義是忠義候的封邑所在,忠義候有五百傾良田封邑在安義,為何如今賦稅減少了一半,隻怕忠義候說的更為清楚。”
許多人心中頓時明白,為何馮若海會選擇在此時飆。
很顯然,對安義賦稅之事,戶部肯定是早就知曉,遲遲未動,自然是忌憚於司馬嵐,司馬嵐雖然今日是鎮國公,但一個月前,還是忠義候,如果馮若海這道參劾於一個月呈上來,那就隻能指向司馬嵐。
司馬嵐地位穩固,難以輕易撼動,馮若海顯然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並無輕易出手,但如今忠義候卻是由司馬常慎承襲,這道奏本參上去,就可以在明麵上撇開司馬嵐,隻是對司馬常慎出手,這顯然是馮若海故意為之。
齊寧看在眼裡,心下暗想雖然兩派的爭鬥愈演愈烈,但淮南王一黨顯然對司馬嵐還是十分忌憚,不敢直接衝著司馬嵐過去,不過今日向司馬常慎砍去一刀,卻也是讓人心驚,這兩派看來還真是不死不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