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破界(2 / 2)

“是!”

水玲瓏點頭,躬身退出殿外。

獨留許陽一人,再開崇目天眼,問道十方玄機。

這白玉京煉成之後,許多事情都有了操作空間。

比如……搬遷!

這虛靈洞天,並不算大,整個梁國也不過一億多人口,這還是當年青玉山治世之時,他大力發展的結果,原本的金丹三宗,治下之民連五千萬都不到。

當年青玉治世,傳下道武二經,行武布天下,法傳十方之事,所以這一億多人,多多少少都接觸過道武二經,是他這“武經之祖”“道經之祖”的修煉寶寶,人形靈石。

所以,許陽決定將他們全部打包帶走,一根毛都不留給北鬥仙宗與各大聖地。

畢竟虛靈洞天關係重大,尤其五行仙宗,對那五行仙靈根是勢在必得,一旦開戰,必定殃及無辜,死傷無數,將青玉治世之果全數毀去。

許陽怎能接受?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所有人打包帶走,反正白玉京已經晉升為中品仙靈機甲,五行之道合和虛空之理自成一界,彆說一億人口,就是十億人口,也可輕鬆容納。

這一億人口,不僅能作為“修行掛件”增進他的修煉速度,還能作為人力資源充入白玉京,為脫離虛靈洞天的種田大業,發展大計,貢獻力量。

兩全其美,一箭三雕!

當然,這般做法,也有不少隱患。

首先是暴露的風險,人多嘴雜,流言蜚語,這麼多人帶到外界,難保不會暴露白玉京與他在虛靈洞天的種種作為,引來五行仙宗追殺。

畢竟,白玉京與五行仙府實在太像了,就算所有人都見到白玉京是他天劫煉寶煉成的,也還是會有人往這上麵聯係,就好像泥巴落褲襠,根本解釋不清,五行仙宗更不會聽他解釋,隻會有殺錯無放過。

除此之外,虛靈洞天為虛靈君後手布置,誰也無法保證,這一億多人裡邊,沒有虛靈君的奪舍之體,重修之身,很有可能帶出一個隱患。

前者還好解決,脫離虛靈界後,許陽雖會尋一地紮根,但不會開放白玉仙城,起碼在有足夠實力對抗五行仙宗之前,不會開放,如此應當能有效避免暴露。

後者……

許陽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以崇目天眼問道天機,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蛛絲馬跡。

然而結果,一無所獲,無影無蹤。

“這虛靈洞天……該不會是假的吧?”

這般結果,讓許陽微微皺眉,心生一念。

虛靈君,不過合體,未至大乘,以他現在的修為,合白玉京之力施展崇目天眼,竟然還找不到半點蛛絲馬跡?

這隻有兩個解釋。

第一,虛靈君手段非凡,那五行仙府的位格更是奇高,完全隔絕了他崇目天眼的搜查。

第二,這虛靈洞天是假的,是虛靈君推出台麵,吸引火力的靶子。

前者還好,若是後者……

那這件事情就有趣了。

不過無所謂,隻要他不在白玉京裡,那他乾什麼,許陽都不在意。

就算他在白玉京裡,那也不算什麼威脅,除非他能立即恢複合體修為,否則許陽翻手就能將他鎮壓。

所以,都無所謂,計劃不改。

如此這般,三日之後。

魚龍島上,靈光四起,海納百川一般向上方的白玉仙城飛去。

最後一批凡人,修士,還有魚龍島的弟子,靈獸,靈魚……

總之所有活物,都被打包帶走,落入白玉仙城之中。

但如此還不夠。

麒麟宮中,許陽望著手中的地祇神印,微微一笑,法力催動。

隨即……

“嗡!”

仙城一震,萬器齊動,海量靈石投入,磅礴法力摧出,化作一隻巨手,直向下方的魚龍島,不,洞庭湖撈去。

頓時……

“轟隆隆!”

白玉仙光,化手落下,一記海底撈月,插入大地之中,撈起這片縱橫三千,猶若汪洋的洞庭湖域。

這洞庭湖,這魚龍島,他也要帶走!

畢竟,這是他地祇之法的根基,雖然到彆的地方也可重修,但那代價,那時間,那精力,不知要投入多少。

所以,許陽選擇帶走洞庭湖。

這也是“天劫問道”的成果之一。

若用尋常手段,那就算挖走整片湖泊,那也無法移動地祇靈地,隻會讓挖走的洞庭湖脫離靈地的範圍,地祇根源,包括神印,都還在那片固定的天地之中,無法移動。

但現如今許陽施展的不是尋常手段,而是天劫問道之後,五行合和虛空的的造化之法。

造化之法,創世之能,以此分割天地,就能完完整整的將洞庭湖帶走,不對地祇修法造成影響。

如此這般……

“轟隆隆!”

白玉大手,海底撈月,將整片洞庭湖自天地之中挖出,須彌納芥子一般收入白玉仙城之中。

見此一幕,白玉京內。

“這是……”

“洞庭湖!”

“魚龍島!”

“竟將洞庭湖遷進來了?”

“此等手段,匪夷所思!”

“這般大能,莫非法王已入合體之境?”

“竟將洞庭湖都遷進來了,法王當真是念舊之人。”

“我等已為仙城之民,日後也是法王舊部,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啊!”

“諸位,我等日後更當奮進,為法王,為仙城,為青玉山,為魚龍島……”

“轟隆隆!”

眾人驚聲,話語未完,便見那洞天之水,千裡湖域,猶若雨雲落入白玉京中,嵌進一處早就備好的空缺之地。

隨即,一聲話語傳出,猶若雷音浩蕩,響徹整座仙城。

“今日,吾立萬道學宮,有教無類,學者為先,城中之民,皆可入門!”

雷雨浩蕩,響徹仙城。

也是同時,白玉輝光大放,天宮仙闕駕起,猶若隕星逆襲,直向九天而去。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