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催老,細雨飄飄。
翌日,文嘉帝趙淩雲似乎仍舊餘怒難消,嫌昨天早朝上對喬洛霖定下的刑罰尚不夠平息他的心頭之憤,於是,又將“韶安殿前褫衣廷杖三十”改成了“泰華門外褫衣廷杖三十”。
泰華門是錦華宮的南宮門,出了泰華門便是錦華宮外的一處寬闊廣場,白日裡不禁百姓來往。所以,喬洛霖的行刑日,西楚百姓隻要願意,都可來此圍觀國子監喬博士被扒光衣服挨板子受刑。
喬洛霖是何許神仙人物啊!!
當年,西楚廬陽舊都初次趕考,“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喬洛霖雖然落榜了,但他筆走傾懷的詩詞歌賦卻在秦樓楚館、茶坊酒肆間被傳唱了起來。才情震世,儼然一個“白衣卿相”。
那一年,少年的意氣風發雖然在皇榜前被碾得七零八落,但他依舊心懷入仕之心,願博得功名為社稷效命。
沉淪幾月,借幾盞風月酒,消心頭功名愁。
在把酒張狂時留下的詩詞文章,被傳唱於大街小巷之後,意氣書生喬洛霖,他的酒醒了……
青年喬洛霖重拾起“考取功名經世治國”的理想,不再消沉,便深藏了煙花阡陌間的功與名,又去埋頭苦讀、尋訪名師去了。最終,他雖未能拜入章載道章太傅門下,卻能讓薛照臨薛太常對他青眼有加。
三年後終於高中,步入朝堂,供職於國子監。成為了章太傅的屬下。
章載道是鴻儒,他的文章講的多是正道大義,行文磅礴大氣,是崖岸高峻的道德規章。
相較之下,喬洛霖則多把筆端從達官顯貴的峻台高閣,伸入到平民百姓的市井阡陌,鋪敘展衍肆意渲染,敘事抒情淋漓儘致,形成了當時雅俗共賞彆具一格的文風。
如果說,章太傅的文章頌於廟堂,那麼喬博士的則是傳遍民間。
若章載道是文人心中的神,那喬洛霖便是學子眼中的仙。永遠那般豐神俊逸,永遠那般超凡脫俗。
喬洛霖這般神仙似的人物,如今卻被文嘉帝一道聖旨生生打入凡塵,還要被摁在醃臢汙泥裡狠狠踩上幾腳……
有人為他憤憤不平,但更多的是好奇窺探。
褫衣廷杖行刑之日,廣元王周瞻坐於臨時搭建的刑場東側高台之上督刑,泰華門外的廣場上水泄不通,圍滿了裡三層外三層看熱鬨的人群。
包了鐵皮的庭杖,一板子下去便是皮開肉綻,十餘下筋斷骨裂,二十下的時候,喬洛霖已經昏死了過去。人群中有人側首掩目不忍再看。
喬洛霖一介文弱書生如何熬得過這三十下褫衣廷杖?
連人群裡,原本對國子監博士無甚感情,隻抱著看熱鬨的心態而來的白丁,也忍不住為他捏了把汗。
當庭杖在喬洛霖光裸的身上落下第二十七下之時,文嘉帝趙淩雲身邊的聞喜公公,一路提著袍子,匆匆疾跑過來傳旨。他跑得氣喘籲籲,高舉杏黃卷軸,胸口劇烈起伏著,大喊道:
“棍下留人!皇上有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