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瀾閣位於廬陽東郊的望波山上,山下有一方野湖,那裡曾是趙淩雲和薛真卿年少時經常泛舟約會的地方。
廬陽城南有名山,擁有奇鬆、怪石、溫泉、雲海、冬雪“五絕”。
城西是古村落,有著牌坊、碑林。
城北則有著木蘭花林和北嶺獵場……
相較之下,廬陽城東郊則顯得無甚特色,從來都是籍籍無名,遊人罕至的。
望波山上的那座樓閣,原本是掌院青玦媽媽買來用作修建流觴院彆院用的。
大燕開國,皇上慕容煜免了各行各業的賦稅三年,以昭示他的仁政遍施皇恩浩蕩。
流觴院之類的煙花地、風月場,無論在哪兒向來大多都是納稅大戶。今時大燕皇上免了稅銀,院子可以攢下一大筆銀子。
掌院媽媽青玦當年為了給自己贖身,練就了“斂財”的本事和經商的頭腦。如今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能夠掙個缽滿盆滿的機會。
因此,早在今年初夏,她便在人跡罕至的城東荒蕪之地以低價買了地皮,建了樓閣,著手打造流觴院分院。
一般的青樓都會開在鬨市大街上,以便招攬生意。
而,流觴院早在臨安舊都之時已是豔名冠絕江南十四州的江南第一館,館子本身就自帶大客源。
隨南燕顯貴、世家們一起遷徙搬來新都廬陽後,如今,又得廬陽新貴們的青睞,終日門庭若市,客人絡繹不絕。
館內雅席更是預約到了明年立春之後。
流觴院完全不愁沒有生意,反而生意太好,招待不過來才是讓掌院媽媽頭疼的地方。
因而,青玦媽媽敢於彆出心裁,將彆院選址在廬陽東郊的望波山上,連同山路一起拓寬鑿平,以便日後貴客們的車馬通行。
計劃建於山上的彆院比起廬陽城中鬨市裡的總院不僅更顯彆樣的風雅逸致,而且私密性也更好,適合那些不便拋頭露麵的貴客。
三層樓閣都是木質結構。同時,因地製宜地架空了底下一層,增加了樓閣與山石之間的空間,形成共鳴層,可讓館內舞台上的絲竹歌舞之聲更加空靈。
二樓中央是舞台,圍繞舞台一周是大堂,大堂外圍又設包間,包間窗外便是旖旎多姿四時不同的山色湖光。
又在二樓和三樓的夾層之間增設一處觀景平台,站在平台上,白日可將山下湖水的清波一覽無遺,夜晚則能感受到古時狂士那句“手可摘星辰”的奇妙感覺。
三層則打算做姑娘們的閨房和供重要客人辦私宴的雅間。
如今,機緣巧合下席霓澈遇到了喬洛霖,知道了尚有至親在世。徹查父親當年的冤案本就是她的夙願,同時,她也甘願為實現外甥趙淩雲的願望——西楚複國而赴湯蹈火。
於是,流觴院彆院還沒來得及開張就移作他用,變成了喬洛霖的“聽瀾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