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離開,深秋歸來。
算算時間,已經大半年過去了。
徐州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張恒入城之後,差點沒認出周圍已經換了一遍的建築。
想想倒也可以理解,畢竟之前自己實施了一係列的新政,徐州又整體趨向穩定,高速發展也在情理之中。
這次回來,張恒並沒有提前通知任何人,自然也就沒人出來迎接。
扭頭對身後賈詡和張繡笑了笑,“還是第一次來郯縣吧,雖然時間緊迫,稍時倒也可以好好逛逛,領略一番風土人情。”
賈詡也笑了,大概是被眼前的熱鬨所驚歎,臉上的疲憊之色都淡了不少。
“長史所言不錯,此處還真是……彆具一格。”
之所以用這麼個詞,是因為賈詡發現,自從入城開始,他就感受到了一股極其放鬆的感覺。
這麼形容雖然不怎麼恰當,但他就是有這種感覺。
論繁華,這裡自然比不得雒陽,甚至比不上宛城、鄴城這些大都市。
但這裡的百姓,卻都忙忙碌碌,看上去對生活極有盼頭的同時,精神狀態又無比鬆弛。
簡單點說,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平和,絲毫不擔心會突然爆發兵災之禍的安逸狀態。
如此安寧祥和的心態,配上眼前熙熙攘攘的熱鬨景象,給了賈詡一種極強的割裂感。
但仔細一想,他便釋然了。
天下各地都在戰亂之中,百姓縱得片刻喘息之機,也要替未來擔憂。精神時刻緊繃著,自然難看到對生的希望。
但徐州自劉備接手之後,卻是整整安定了一年多,期間雖然也爆發過幾場戰爭,卻都沒有波及到民生層麵。百姓感知不到,自然生活安逸。
再加上新政的實施,一切欣欣向榮,對生活自然有了奔頭。
由小見大,僅從過路百姓的神情,便能推斷出徐州主政者的水平。
老子曰: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看來張子毅不僅精於戰爭之道,更是治國大才啊!
賈詡心中感歎著的同時,張繡卻是一臉懵逼。
望著街道上鬨哄哄的人群,他實在理解不了賈詡的意思。
賈詡也不解釋,任由張繡自己去感受。
由於郯縣發展速度太快,城中居民也驟然變多,原本的街道便顯得有些不夠用了。就連主乾道上,也是一片擁擠哄鬨的景象。
如此狀態下,自然不能繼續縱馬穿行,張恒等人便隻能下馬步行,帶著身後的馬車緩緩行進。
好一會兒之後,才終於走到了自己家。
嗯,看來郯縣需要擴建了。
張恒一邊走,一遍觀察著城中的景象。
要說發展最快的,除了人數之外,便是商業了。
去年張恒設立了工商府,又在六部中設立了商部,便是有意發展工商業。
糜竺是何等聰明的人,自然聞弦歌而知雅意,這一年大力扶持發展經商貿易。
人性又是趨利的,所以郯縣之中,早已開滿了商鋪。經營的產業更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甚至就連街道上,也都是沿街叫賣的小販。
也正是這些人,才促成了如今熙熙攘攘的景象。
望著這幅景象,張恒微微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