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其他人,太史慈就好擺平多了。
畢竟是張恒一手帶出來的,太史慈雖然也想參戰,但他更明白留守的重要性,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至於兵馬,此次除了關羽麾下的五萬大軍,以及徐榮帶走的兩萬軍隊,其他部隊張恒並不打算動用,全都留守徐州就行。
最佳的副將人選,自然是原本身為泰山賊的孫觀。
此人算不上嫡係,但有太史慈壓製,以及徐州群臣坐鎮,應該也不會出問題。
商議已定,第二日州府便傳出了劉備的鈞命。
升太史慈為東海都尉,鎮守徐州。
至於原本的護軍都尉,則是由張繡擔任。
與此同時,張飛也帶著本部五千人,開拔出發前往兗州。
同樣是第二日,州府又張貼出了一張大大的告示,詢問民眾的意見。
正如張恒所料,一經散播之後,立刻響應者雲集。
不過三五日,便有無數東海郡的百姓響應!
開玩笑,其他地方打仗,都要強征百姓來運送糧草,你不答應都不行,而且還得自備乾糧。
如今州府允許我們自行決定去留,去的人更是管飯,還能減明年的賦稅,那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秋收剛過,田地也需要休養恢複地力,到春耕的這段時間反正無事可做,倒不如去出賣力氣,也能為家中節省些糧食。
抱著這種想法,百姓們在官府的組織下,短短數日便完成了集結。
說是征集徐州百姓的意見,其實還是東海郡占了大部分。
畢竟去年的百萬黃巾,都被安置在了東海郡內,再加上商業的發達,致使周邊百姓有往東海搬遷靠攏的趨勢。
如今徐州加上泰山郡,總人口近五百萬。但僅東海一郡,便有兩百萬人,占了將近四成。
十萬大軍出戰,雖然隻是短途,但運送糧草的民夫,沒有三十萬人也不行。
這麼些人,東海一郡的民力的確夠用,但也不能僅用東海郡。
在州府優厚的條件下,此次為大軍運送糧草,已經不再是徭役,而是需要爭搶名額的福利。
民意洶湧之下,如果隻選東海郡的百姓擔任,勢必被人說成不公。
比百姓行動更快的,還是各地的官員。
他們身在第一線,自然更明白百姓的需求。有聰慧精明的地方官,接到告示的第二天就聞出了味,立刻動身趕往州府。
名義上是為民請命,但目的隻有一個——此次押運民夫的名額,我必須要分一份!
誰敢反對,還需問問我治下的數十萬百姓答不答應!
開玩笑,參與的人就能免除一年的田租,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百姓減輕了壓力,就能活得輕鬆一些,自然就不會生事。待到來年吏部考核之時,他們也可以報一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這就成為了他們的政績,將來要靠這玩意兒升遷的好吧!
誰不讓我治下的百姓參與,就是阻礙我的仕途。
要參與徭役的百姓何止百萬,但此戰需要的民夫卻隻有那麼點,僧多粥少之下,難免發生爭搶的現象。
開玩笑,你治下的百姓一心報國,難道我治下的百姓就無報國之心。
此次押送糧草的名額,誰敢不分給我!
一群打著為民請命旗號的地方官,玩了命地向州府勸諫,若是遇到了同行,當即化身祖安狂人,相互問候對方全家親屬。
好幾次,甚至差點上演了全武行。
麵對這種情況,荀彧等人被擾得不厭其煩,差點都沒法專心處理公務。
可這些人的說辭卻一個比一個好聽,自己根本無法反駁。
鬨到最後,連泰山太守王朗都趕了過來。
這家夥雖然處事圓滑,但口氣卻不小,一張嘴就要十萬名額,好懸沒把荀彧等人給嚇死。
但王朗卻堅決表示,十萬民夫已經在路上了,州府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我管你作甚,反正這十萬人的夥食和明年的賦稅,你是免定了!
無奈之下,荀彧和魯肅一合計,隻得把此事上報給了張恒。
張恒卻是看都沒看一眼,直接轉呈給了劉備。
可連荀彧都覺得為難的事情,劉備又怎麼可能想出妥善處理的辦法。
冥思苦想了好幾天,卻終究沒能想出一個讓各方都滿意的主意,便索性又將皮球踢給了政務府,要荀彧拿出一個策略。
兜兜轉轉這麼一大圈,難題又回到了荀彧頭上。
最後還是魯肅提議,以路程遠近來選取。
離得近的,就多選一些。離得遠的,就少選一些,或者索性不選。
畢竟趕路也需要時間,有這個工夫,還不如就在當地服徭役。
解決辦法抵達張恒案頭之後,張恒卻是微微皺起了眉頭。
“子敬此法雖然合理,卻並不能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