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兵發成武(1 / 2)

昌邑。

劉備捏著手中的戰報,整個人興奮到不能自已。

還得是子毅啊!

居然把張邈的老窩給端了。

乾得漂亮!

“伯台,伯台!”劉備向外麵喊道。

孫康很快從外麵走了進來,“主公有何吩咐?”

“去,眾將都請過來!”

“遵命!”

孫康抱拳轉身而去。

不多時,徐州群臣便受到召喚,陸續抵達州府。

數日前,關羽大敗袁遺之後,攜大勝之勢兵臨昌邑。

張邈知道徐州大軍凶猛,當即決定暫避鋒芒,率軍接應到袁遺之後,便下令後撤,率軍返回了成武。

而劉備也沒有下令追擊,反而給足了張邈撤退的時間。畢竟徐州大軍遠道而來,士卒疲乏,也不好繼續鏖戰。

就這樣,雙方再次展開了對峙。

決定一州命運的大戰,哪能這麼輕易開戰。

儘管劉備對自己的軍隊極有自信,還是決定穩紮穩打,耐心等待著破局的契機。

值得一提的是,劉備解了昌邑之圍,率軍入城的三日後,劉岱便立刻提出了辭行,率殘部北上東郡去了。

坦白講,劉岱這一決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包括郭嘉。

畢竟徐州是響應你這位兗州刺史的求援,才率軍入兗,征討逆賊。

現在你都要跑路了,我出兵的法理依據就不存在了。

這件事,簡直比當初劉備入城時,與劉岱的會麵還要尷尬。

畢竟那次在荀攸的言語調解下,兩人還算保持了其樂融融的和諧場麵。

這次呢,又該怎麼辦?

讓劉岱走吧,自己失去了法理依據。

不讓劉岱走?

人家才是兗州刺史,你拿什麼借口阻攔!

至少在完全擊潰張邈之前,徐州不可能和劉岱翻臉。

劉備召集麾下部眾商議了一圈後,最終還是決定放任劉岱離去。

一者,他此番北上,最多退到東郡而已,對整體戰局沒什麼影響。完全可以等收拾完張邈後,再回頭處置他。

二者,他走了,徐州大軍雖然沒了法理依據,卻也沒了掣肘,仗就能打得更順暢些。

隻是臨走之前,卻是要把大義名分給定下來。

於是,在臨行的前一日,劉岱以兗州刺史的名義,下達了一道鈞命。

由於在之前的戰事中身受重傷,痛失一臂,劉使君心力憔悴,難以應對賊軍進攻,打算回到後方養傷。

而前線戰事,將全權交付徐州大軍。

如此一來,大義名分算是有了。

第二日,在劉備親自出城相送下,劉岱率領殘部北上東郡。

至此,劉備完成了對整個山陽郡的掌控,頗有些鳩占鵲巢的意味。

時間又過了數日,張恒的捷報便送了過來,也就有了剛才的那一幕。

“兄長,喚我等何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