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工作李曼妮輕輕努了努小嘴,也不是說不滿意,主要是她這個記者和想象中的記者差距有點大。
想象中的記者采訪對象都是一些名人政要,出入的也是高端場合。
可她最近跑的新聞都是什麼農民工討薪、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糾紛,樓下安了震樓器之類的事情。
要麼被一群農民工圍著訴苦,要麼被一群大爺大媽圍起來當法官用,雙方爭的麵紅耳赤,夾在中間的她有時候還會被口水濺到......
隻能說小記者太難了,沒機會跑什麼有價值的大新聞,隻能在一些雞零狗碎的小事中消磨著曾經的新聞夢。
但李曼妮也明白,她就是一個在實習期的小記者,那些大新聞暫時是不可能輪到她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慢慢來吧,我相信有一天你這個小丫頭會蛻變成李大記者的!”
楊浩笑嗬嗬的出言安慰。
“姐夫,我不是小丫頭了,下個月就22歲了。”
李曼妮努著小嘴糾正。
“好吧,大姑娘了!”
楊浩下意識的看了看坐在自己對麵的前小姨子,總有些恍惚的感覺,因為姐妹倆長的還是比較像的,現在的李曼妮身上依稀有當年李曼姝的影子。
他認識李曼姝那一年,對方就在讀大四,平時勤工儉學在他的火鍋店兼職。
當初楊浩之所以很快就認定了對方也是覺得李曼姝是個很懂事的姑娘,知道幫家裡分擔。
但終歸還是看走了眼。
而目前看來李曼妮似乎和姐姐不同,至少她是知道感恩的。
當然,人總是會變的,也許等她工作幾年之後也會被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物化吧。
其實拜金不算錯,每個人都想日子過的更好。
但拜金不能沒有道德底線,不能去傷害無辜的人,否則那便是傷天害理了。
楊浩堅信這世界上是有報應的!
所以無論之前做生意,還是生活中的為人處世,他都會守住自己的底線!
何況他是有女兒的人,不為自己,也要為兮兮積德。
套用網絡上比較流行的那句話:雖然這世界千瘡百孔,卻總有人在縫縫補補。
感覺到楊浩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身上,李曼妮頗為害羞的低下了頭。
對於這個姐夫,她的感情有些複雜,起初她以為自己隻是感恩。
但最近她總會回憶起十六歲的那一年,楊浩第一次去他們家時的情景。
那一年楊浩29歲,身材還沒有發福,火鍋店生意紅紅火火,正是他意氣風發的時候。
他高大帥氣,風趣幽默,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成熟男人的魅力。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母親也會有意無意的叮囑她,以後要找男朋友就找姐夫那樣的。
以至於上大學的時候雖然有不少追求者,但李曼妮一直把當年的楊浩作為參照物。
結果就是沒能遇見讓她怦然心動的男生。
所以對於李曼妮來說,這個曾經資助過他們整個家庭的姐夫,不僅僅是恩人,也是她青春懵懂時,心目中的那道白月光。
是真真正正的白月光,因為他照亮了李家那個貧困的家庭,讓他們家的生活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