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 塵埃落定(2 / 2)

大秦地府日常 無字驚鴻 10057 字 2個月前

既然賈南風想把淑妃的真實水平扒給眾人看,那他也沒必要多說什麼,彆弄巧成拙啟發了淑妃的思路。

實際上淑妃壓根沒搞懂司馬衷為什麼能當上皇帝。

是司馬炎私心太重嗎?是他單純地為了支持嫡長子繼承製不管不顧了?還是太看重孫子了所以非要兒子繼位?

不是的,是忌憚司馬衷背後的勢力。

司馬衷的生母楊皇後雖然和父親關係不睦,但她很得舅家的疼愛。楊氏也不會因為她跟她爹關係不好,就放棄楊皇後。

楊皇後有三個兒子,上頭的長子很早就夭折了,司馬衷排第二。

楊皇後背後有舅家趙氏,還有父家楊氏。她死了之後,堂妹楊芷入宮成為繼後,楊氏依然是後族。

繼後就生了一個兒子,但是也沒養住。楊氏又是個野心很大的家族,為了以後的權勢自然要選擇扶持元後的孩子。

而元後剩下的兩個兒子裡,一個是司馬衷,一個是秦王。

秦王固然比司馬衷更適合當皇帝,但楊家哪管這個?秦王當皇帝哪有司馬衷當皇帝對楊家更有利呢?

司馬衷不能親政,這不正好便宜了太後嘛!

何況早在元後死之前,她就在為司馬衷繼位做準備了。元後楊豔拉攏了荀氏一族,和他們一起極力推薦賈氏女成為太子妃,這樣賈氏就也上了司馬衷的賊船。

很難說楊豔是不是也打著太後攝政的想法,隻不過沒活過丈夫。但是沒了她還有她的堂妹,反正楊氏是不吃虧的。

司馬炎一邊要忌憚有功的藩王,一邊要忌憚世家。最後幾年屢次想要廢除太子都廢不掉,就是因為世家擰成一股繩反對司馬炎廢太子。

沒辦法,隻能無奈選擇去培養聰明的孫子。

雖然也沒培養好就是了。

與其說司馬遹資質好到讓司馬炎忍耐了兒子的愚鈍,不如說他司馬炎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

不然直接說他是迫於世家壓力才不能廢太子的,這不是顯得他很沒用?

至於說司馬炎完全是因為自己當初是靠著嫡長子繼承製才能上位的,所以擔心不立司馬衷為太子自己也會皇位不穩,這才出此下策,那就是瞎扯了。

分封藩王還給兵權不是他自己乾的?

真的忌憚到感覺皇位不穩,他就不會大方地給藩王那麼大的權利。更不會在滅吳之後擺爛,跑去享樂。

然後享著享著就被楊氏架空了。

病重的時候楊氏已經成為了朝中的一言堂,司馬炎連遺詔怎麼下都得看楊氏臉色,根本沒有自主權。

他隻是試探著想拉汝南王出來和楊氏打擂台,楊氏就把詔書收走了,拒不歸還,狠狠打了他的臉,警告他不要試圖反抗。

扶蘇回家後和阿父感慨:

“除了李淵之外,沒見過這麼窩囊的開國皇帝。”

剛感慨完,發現父親今日回家時帶了個小崽子一起。三兩歲的年紀,看著還有些懵懂。

扶蘇立刻警覺:

“這是誰家的孩子?”

秦政解釋道:

“從王氏抱來的孤兒,來曆我已經處理好了,不會露餡。”

他預備把孩子留在家中養個幾年,到時候也六七歲可以看出十分聰慧了。而且幾年沒出來,王氏的人估計也認不出這孩子曾經是自己族中的旁支孤兒。

扶蘇有些不開心:

“阿父怎麼親自養他?”

秦政說賈南風那邊現在不方便養,隻能先養在秦府了。

正好扶蘇整日裡閒著沒事乾,也能來帶帶孩子。兩三歲已經可以開始啟蒙了,就按照扶蘇自己以前啟蒙的法子來。

扶蘇懂了:

“帶他讀史書學權謀手段是吧?”

這個簡單,就是不知道這孩子資質如何,這麼小估計聽不懂。

畢竟也不是誰都和扶蘇似的,四歲多點就拿著韓非的著作和史書自己在那裡琢磨,還能說得頭頭是道。

秦政讓兒子放心即可:

“王氏子嗣繁茂,族中的孤兒可不止這一個。”

他能挑中這個,自然是因為這孩子足夠聰明。太子儘管帶著他學就是,彆的不用擔憂。

扶蘇於是去朝中任了個閒職,每日待在家裡教導小孩。他得幫阿父教出一個繼承了秦皇思想的儲君,讓彆的先生來教不太放心。

現在的讀書人走的可是儒家路線。

扶蘇也不管揠苗助長了,反正阿父都說這孩子可以,那他就當小孩真的可以。

於是直接拿出司馬衷上位的案例分

析給小孩聽,說完詢問他有沒有悟出什麼來。

小孩想了想:

“儘信書不如無書?”

扶蘇有些驚喜:

“居然真的是個神童啊,難怪琅琊王氏在兩晉南北朝那麼風光。”

光靠家族權勢滔天是做不到這個地步的,還得族中有足夠的聰慧子弟才行。不然一群草包霸占住朝中要職,早被其他家族聯手打壓下去了。

王氏能出數百個厲害人物,可見基因確實不錯。族裡蹦出天才的概率也高,估計挑選聯姻對象時也都仔細考量過。

扶蘇讓小孩仔細說說。

小孩便道:

“老師您說史書記載都是避重就輕,隻記錄明麵上發生的事情,以及那些皇親權貴自己嘴上說的話。如果單純隻相信史書的記錄,就會被他們帶偏。”

比如史書寫司馬炎誇獎司馬遹聰慧,以後能擔大任。隻看字麵意思,便會理解為他覺得太子愚鈍不要緊,有孫子就行。

結果這是司馬炎的挽尊話語,無可奈何下選的最差那條退路。

史官又不可能把司馬炎的心裡想法寫出來,他不是司馬炎肚子裡的蛔蟲。那讀者就隻能通過多方記載推斷一番,自己琢磨當初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小孩自信地說:

“史官肯定是為了省事,他們說什麼就記什麼。反正他隻負責記錄發生的事情,不負責進行講解分析。”

“而史書記錄中人的言行,是不能全信的。畢竟人是會做戲的,他們也知道史官會記錄下來,自然會故意做出他們想要史官記錄成的樣子出來。”

演戲給史官看嘛,常規操作了。

扶蘇摸了摸他的腦袋:

“能悟出這一點,你就比大部分人強多了。”

不過扶蘇依然問他還有彆的想法嗎。

他小時候阿父就這麼引導和考教他的。

當初秦王政搞了個逐客令,引誘李斯寫《諫逐客書》時,他見兒子分析得頭頭是道,就不斷地追問扶蘇還有沒有發現彆的內情。

起初扶蘇說他覺得逐客令是阿父為了應付秦國貴族在做戲,就等著有人勸他,好順勢收回成命,也能把貴族搪塞過去。

秦王就問還有呢?

扶蘇想了想,又說既然是等人來勸,那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