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何思為是知道的。
前世她就下鄉到湯原農場十三連隊。
71年全團開始外遷,一直到73年才完成搬遷,而搬遷的方針她也知道,“邊搬遷、邊建設、邊開荒、邊發展”。
建設也從兵團建設改成了農場性質,因為地處鬆花江衝積平原,地勢低窪,建場後連續遭受自然災害,特彆是1973年春汛遭受洪水災害,大半以上耕地受淹,部分房屋倒塌。
聶兆有就是在那場洪水裡失去的生命。
飯後,剩下的饅頭用飯盒裝起來,三人繼續趕路。
下午睡了一覺,何思為又想到前世的洪水,她如今到山上柈子農場,就是仍舊被分到十三隊,憑她一個人的能力,也無法阻攔。
難道,今生就眼睜睜的看著一切發生什麼也不做嗎?
前麵,李現年在開車,他愛說,有說不完的話,周師傅嗯啊的回著,後來就沒了聲音,反而是呼嚕聲傳出來。
李現年聽到呼嚕聲,這才安靜了。
何思為是一直躺在後排椅子上的,黑暗裡看到李現年似乎回了一下頭,看到何思為也在睡覺,這才真正安靜了。
何思為心想還好她一直沒接話,不然就得她一直聽李現年絮叨了。
車裡很冷,坐久了渾身也凍透了。
中途遇到能休息的地方,車就停下來,三人進屋裡暖和一下再繼續出發。
其實這一晚上挺遭罪的,特彆下半夜很困又時常被凍醒,熬著到天亮,總算到地方了。
沒有去湯原農場總部,而是直接到十三連隊李學工家裡。
連隊裡的營房都是集體蓋的,從主道上下來,再走十多分鐘車程就到了連隊,進連隊的主路兩邊各四排營房。
何思為下車後,目光往營房最後麵看去,前世下鄉,他們知青就住在後麵後搭起來的房子裡,在連隊裡的最偏僻的角落裡。
他們是坐著車直接到的李學工的家,車一停下來,李學工同時也從屋裡出來了。
李學工早就在等著電話,忙招呼三人進屋。
三間的一麵青泥土房,中間是廚房,左右是住的屋子。
李學工帶他們去了西屋,西屋的火炕上擺了張炕桌,上麵有粥和饅頭,還有一盤切開的鹹鴨蛋。
李學工看著精神不錯,“昨天接到周營長電話後,就算著你們差不多得這個時間到,一路辛苦了,快洗洗臉先吃飯。”
何思為是女的,被照顧,先洗了臉和手,是調好的溫水,洗好手就被李學工催著上了炕。
在車上凍了一晚,何思為覺得自己骨頭都是冷的,脫鞋上炕後,炕很熱,熱度從腳和腿慢慢傳遍全身,等熱粥進肚,整個人才暖了過來。
鹹鴨蛋不常見,李學工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個,又都切開了,鹹菜是醬缸裡的那種鹹菜口袋,秋天的時候,把菜園裡的菜都洗乾淨晾乾水分裝在白棉布做的口袋裡,放到大醬缸裡醃上,等到冬天就可以拿出來做鹹菜吃。
何思為很喜歡吃這個,媽媽過世早,爸爸又不會下大醬,所以家裡吃大醬都是和農屬院裡的人換來的,自然也就做不了這種鹹菜口袋。
而這種鹹菜,何思為更喜歡用來做麵條的鹵。
飯吃到一半,東屋傳來東西摔碎的聲響,李學工起身就竄了過去。
然後李學工的喊聲也傳來,“何思為,你快過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