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中途,老人已經是心神激蕩,情難自禁,他以一支禿筆一口氣寫下
“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
天幕中旁白響起
“要了解《祭侄文稿》我們就不得不說他背後的故事。”
“775年,大唐爆發安史之亂”
“安祿山在河北發生叛亂”
“僅僅一個月後,安祿山便攜叛軍攻入長安”
“在此次戰亂中,平原太守的顏真卿,率軍抵抗叛軍”
“哥哥顏杲卿在常山郡抵抗叛軍”
“侄子顏季明兩地溝通聯絡”
“早在叛亂爆發之前,顏真卿就發覺安祿山有反叛之意,上報朝廷,朝廷卻並未重視”
“顏真卿隻能暗中加固城牆,積蓄糧草。”
“常山郡淪陷後,顏杲卿,顏季明父子,寧死不降,顏季明被砍頭”
“顏杲卿被淩遲流血而死。”
“顏家上下30口人均遭戕害。”
“兩年後顏真卿派侄子去尋找家人遺骸”
乾隆看著天幕中的標題不由興致大發,開始品評起行書來
“這天下三大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章法自然,結構精致,瀟灑飄逸,一氣嗬成,這天下第一的名頭實至名歸,隻可惜不得真跡。”
“顏魯公之《祭侄文稿》多藏鋒逆入,正鋒入筆,下筆厚重,寬博舒展,頓筆外拓。恰如東坡居士所言‘細筋入骨如秋鷹’隻可惜,這《祭侄文稿》悲情太過。”
“東坡居士之《黃州寒食帖》筆致自然沉著,筆畫粗壯豐滿,錯落有致,渾然一體。深得朕心”
此時和珅恰如其分的站了出來
“要論書法,萬歲爺既得古人之神髓,又開前所未有之氣象,可稱大家!”
乾隆微笑,他對自己的書法水平還是頗為自信。
今天高興回去再給《祭侄文稿》蓋幾個章。
天幕中視頻開始
白衣青年跪下,開口道“叔父!”
“怎麼就一口棺材?”白衣老者連忙問
“叔父,家弟季明,隻找到了一個頭顱”
“身子找不見了。”
“杲卿呢?”
“我阿爹他,隻剩幾塊屍骨......”
白衣老者像是被什麼擊中了,踉蹌著後退了幾步,
沉默了許久,又小心翼翼的開口問,
“那其他人的屍骨呢?”
年輕人,眼中含淚,顫抖的說道
“大都找不見了。”
白衣老者幾近崩潰,顫抖著說道
“我顏氏家族,三十多口,一下子就沒了?”
“我兩年才找回戰場,我什麼都沒找到啊”
“全沒了......”
“泉明,給我點酒”
......
“這第一杯,我真卿自罰”
“我讓弟兄們久等了”
“這第二杯,杲卿家兄,我敬你”
“那個逆賊安祿山讓他的兒子毒死了,嘿,家風不正,罪有應得,該!”
“第三杯,我給我的小侄子.......”
大唐位麵
唐明皇李隆基看見天幕中情景
陡然坐直了身體,“逆賊安祿山?”
想著平日裡在堂下賣力跳著胡旋舞的安祿山,雙目中漸漸透露出一絲殺氣
雖然他也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但是安祿山實在是讓他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