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皇帝的心思你彆猜(1 / 2)

鴻都門學是靈帝為了爭奪話語權、改變當今儒家經學當道的現狀而建立的,專門研究辭賦書畫,有所成者授予高官。能在這裡出頭的大都也是士人出身,但不為傳統士人所接受,堪稱東漢非主流。

梁鵠年不到四十歲,在教學開始之前,不知是不是出於靈帝的指示,他先考察了劉辯在史子眇那兒學到的東西。

劉辯的確有印象,諸如魯詩、論語、春秋等,史子眇要求不高,讀書不求甚解。

隨後,梁鵠開始教學劉辯讀書寫字。

劉辯雖然不想在未來的兩年半都被困在儒家經典的學習中,但也明白,至少要先把樂於學習的態度擺出來。

尤其是他那一手狗爬似的字,確實需要練一練。而梁鵠,能在鴻都門學中出頭,文學修養並不算差。

彆看靈帝當皇帝治理國家不太行,在辭賦書法上還是有一手的。

如此,過了五六日,劉辯每日讀書,也每日同何皇後見麵。趙忠與郭勝等人也一直在劉辯麵前刷著好感,劉辯但有所求,無有不應。

至於靈帝,早就以讀書為由,免了劉辯每日禮儀性的的晨昏定省,自上回之後一麵都沒見過。

這一日,教學完成後,劉辯沒有離開東觀,問身邊的內侍郭直道:“我聽說東觀一直有人編修書籍,怎麼這麼多日來,隻有數個文吏,就連五經博士都不見一個?”

郭直也是南陽人,與郭勝關係親近,聞言喏喏不敢直說,隻能答道:“約莫是博士等人在東觀彆處。”

劉辯隻是輕笑一聲,沒再追問,說:“回吧。”

東觀雖大,卻也不是理由。劉辯明白,這是因為十常侍很明白外界的傳統士大夫對他們的態度,比如編修書籍的大儒,這些人往往十分反感宦官,十常侍害怕劉辯被這些人影響。

而在當天晚上,張讓趙忠等人便聚集在了一處,赫然在討論白天劉辯問起東觀官員的事。

郭勝比較偏向於劉辯:“史侯聰慧,今日有此問,怕是心中已經有所懷疑。現今史侯親善我等,何必為此惹得史侯不喜?”

張讓道:“旁人倒也罷了,馬日磾素來不喜我等,他如今在東觀修書,若是史侯受其影響,恐有後患。”

張讓的義子娶了何皇後的親妹妹,本質上,隻要劉辯不對他喊打喊殺,他沒有反對劉辯的動機。

孫璋在十常侍中的地位僅次於張讓、趙忠,受永樂宮的董太後信任,在對劉辯示好的問題上偏向中立。

趙忠則說:“我日日得見史侯,知道史侯胸有成算,課業之後,回到殿中也不玩耍,每晚習字不斷,幾日便大有進益。我問過才知,梁鵠未曾作此要求。真不知史子眇究竟如何教養史侯。”

說完,趙忠拿出兩張劉辯練字留下的麻紙。張讓等人能做到中常侍,還是有些鑒賞能力的,劉辯的字雖然稱不上多好,但相較之前,最近的字無論是布局還是筆鋒皆不可同日而語。

張讓明白趙忠的意思,史侯不是那種易於掌控的孩童,有自己的想法,能順從還是不要得罪的好。

張讓最後說道:“明日我當去中宮拜見。”

翌日,沒等張讓主動拜見,他就在靈帝的命令下與劉辯見了麵。

原來,自從劉辯入宮的消息傳出來後,大將軍何進便號召親近他的官員上書請立劉辯為太子,靈帝當然不願意,被鬨得十分惱火,以致於根本不想看見劉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