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二月(1 / 2)

飯很香。

就是病好之後,劉辯發現蔡邕在給他上課時看他的眼神有點說不出的奇怪。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辯發現靈帝在處理奏書公文時,讓他插手的時間變少了。

劉辯明白大概因為靈帝覺得他太累了。

但他很想對靈帝說,這樣的關心,大可不必。

不過生病一事也給了劉辯一個警醒,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現在還年輕,一定要勞逸結合。

而且以劉辯這幾個月處理奏書公文的經驗,算是小有收獲,倒也不至於會為少接觸奏書公文而煩惱,畢竟官員任命等大權一直掌握在靈帝的手中。

公文自不必說,國家與官僚體係運行時有些必須存在的東西需要得到最高層的審查和批準。

比如地方上的舉孝廉和恩蔭為官、三公府對各自管理下官員的考核,歲末各地的上計等等。

在一般情況下,這些公文都有慣例可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劉辯對於漢室的了解。

剩下的就是比較繁雜的就是官員的奏書了。

得益於靈帝雁過拔毛的選官製度,許多在西園交了錢的地方官員抵達州郡之後,會第一時間通過包含卻不限於收受賄賂、貪汙公款、私加賦稅等方式去把花掉的錢贏回來。

一旦收到此類彈劾奏書,朝廷通常情況下會第一時間派人查證,偶爾會根據彈劾人的身份和具體情況選擇其他處理方式。

這類官員互相彈劾的奏書,是劉辯處理過的涉及實務的奏書中最多的。

這是好事,起碼能讓劉辯知道地方上的確存在問題,雖然這個問題劉辯暫時改不了。

但如去年荊州出現問題的三個郡,在出事之前,那叫一個生機勃勃、萬物競發。

刺史、太守、縣令沒有一個提出問題的,問就是政通人和。

就目前情況來看,劉辯覺得刺史這個一州的監察官已經有點落伍了。

過去,以公車為標誌的吏民上書好歹能發揮點情報機構的作用。

但時至今日,言路阻塞,吏民上書製度形同虛設,起碼劉辯這幾個月沒遇見過一次。

劉辯覺得,至少要有一個情報機構,能夠確保那些“政通人和”的郡縣是真的政通人和,而不是一場在某些人的主導之下,上下勾連的竭澤而漁。

隻是他還不能確定,要不要先向靈帝建議成立這麼一個機構。

不是劉辯看不起靈帝,而是隨著他越來越了解靈帝,他很確定,靈帝極大概率會同意這個建議。

隻是以靈帝的作風,若是有這麼一個機構,必然是以宦官為主導,但靈帝管不住宦官的手。

這樣隻會讓這個機構成為靈帝和宦官的另一個斂財工具。

除非能由他來主導。

……

靈帝的勤政沒有持續太久,七八日之後,靈帝忽然告訴劉辯,他不必再去上梁鵠的課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