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靈帝也去了一趟西宮。
劉辯不知道西宮發生了什麼,但無論董太後還是董重,在這一場勸立太子的風潮中,都沒有發表意見。
對於他來說,幸福來得有點突然,他還有些不理解為什麼靈帝忽然改變了主意。
這是好事,他也不打算深究。
這天,他來到玉堂殿,見靈帝正對著一副輿圖發呆。
見劉辯來了,靈帝招呼道:“辯兒來得正好,我在考慮協兒將來的封地,辯兒覺得封在哪裡合適?”
劉辯看向輿圖,他覺得以司隸之下的郡封王不太合適,遂指著緊靠在河南尹東邊的陳留郡問道:“陳留王如何?潁川也不錯,郡治距離雒陽更近些。”
靈帝笑道:“我原本想著河間王呢,陳留比潁川合適,旁邊就是陳國和梁國。”
劉辯基本不擔心封國的安全問題,這年頭封國內的國相幾乎享有等同於郡守的權力,隻是多了一個需要監控的諸侯王罷了。
有了皇帝的表態,劉辯身為嫡長,幾乎聽不到不和諧的聲音。
隨著靈帝順勢將立太子一事放到朝會之上,這件事已經板上釘釘了。
皇帝遂命有司挑選吉日。
而原本的太子官屬,作為等價於虎賁羽林郎官的太子舍人在製度上規定了不能免除,被靈帝老早的放到西園賣完了名額。
其餘自太子屬官之首的太子少傅以下,全是空白。
不過劉辯目前還住在中宮,礙於年紀,無論是靈帝還是何皇後都沒有讓他搬去太子宮的想法。
所以,常駐太子宮的屬官相對而言並沒有太過搶手,更多人盯上的是太子少傅。
這可是將來太傅的最佳人選啊!
但對於太子少傅,呼聲最大不是教導劉辯處理政務的尚書令盧植,而是太常袁隗。
袁隗的最大支持者不是彆人,正是大將軍何進。
靈帝雖然知道劉辯屬意盧植,但並沒有第一時間宣布太子太傅的人選,而是任由議論。
劉辯則在猶豫,要不要暗示何苗出來力挺盧植。
因為何苗一旦這樣做了,就意味著他與何進在政治上的決裂,而以何進的性格,這種決裂絕不會僅僅表現在政治上。
但盧植卻表現地雲淡風輕。
劉辯終於忍不住問道:“如今外朝風聲四起,我在宮內都聽到了,盧師難道毫無察覺嗎?”
盧植聞言抬起頭,將目光從公文上移開,說道:“慶賞刑罰,人主之柄,為臣豈得與人主爭也!此事本就是該由陛下聖裁之事,時人議論再多,又能如何?”
於是,次日,劉辯避開盧植找上了靈帝,提出希望可以讓盧植兼任太子少傅。
靈帝倒也沒說不同意,反而問道:“辯兒似乎不喜袁氏?”
劉辯沉吟片刻,答道:“起初是因為見袁紹時常攛掇大將軍,心生不喜。後來查看奏書公文,方知袁氏的諸多門生故吏,不可使袁氏為太子少傅。”
“你能想到此處,確實不錯。隻是如今袁隗在外朝的風評可是高得很,不比盧子乾低,聲望更是勝之不少。你可曾想過,若以盧子乾為太子少傅,袁隗又該如何安置?”
“繼續當太常?”劉辯試探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