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開拓南方、設立郡縣以來,兩漢接力開發移民。
而伴隨著氣候整體降溫,雨水減少,原本不宜耕種的南方也在人與自然的雙重改造之下逐漸被開發出來。從最開始的火耕水褥到後來的外運糧食。
原本生活在這些地方的土著則被郡縣包圍著。
光武以來,在北方戰略上選擇保守的同時,在南方的開拓上則是十分積極的。
同樣采取以夷製夷的策略,但與對待匈奴、羌人等還會懷柔不同,對於被郡縣包圍著的南方少數民族,東漢政府完全稱得上武德充沛,在使用武力時毫不猶豫,甚至還會主動攻伐。
有壓迫就會有反抗,是以多年來,揚州、荊州、益州一直都不缺反抗的山越蠻族。
東漢的最終目的在於讓這些少民承擔和漢人一樣的賦稅徭役。
漢順帝時就曾在武陵太守的申請下在武陵郡推行了此法,馬上就引發了武陵蠻的反叛。
依目前的漢家製度,朝廷每年可通過各部首領收取繳賨每口四十錢,算是將其納入治下。
與漢民所承擔的相差甚遠。
但這四十錢,仍是少民不願承擔的,更不要說還有不可避免的惡吏盤剝。
荊州除南陽郡外,其他郡均有蠻族,唯有南郡因為曾經遷過一批蠻族至江夏,方才少一些。
時至今日,如揚州的山越、荊州的諸郡蠻族,與當地漢人的關係仍不和睦。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在荊州有蠻族活動的地方,當地漢人大都會以宗族為單位組建武裝力量,用以應對蠻人。
而這種武裝力量一旦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管,在有心人的帶領下,很容易為禍一方。
史書稱之曰宗賊。
曆史上劉表單騎入荊州,便在蒯氏和蔡氏的協助下,用鴻門宴一口氣宰了宗賊首領五十五人,即便如此,還有遺漏的。
荊州刺史府的消息不是秘密,很快就隨著在場官吏的歸家而傳遞到周邊郡縣。
華容縣位屬州治所在的南郡,在雲夢大澤之北,不足萬戶,隻有縣長。
世人以宗族為基,抱團取暖,而在華容縣,以貝氏為尊。
貝氏貝羽也因此得為本縣功曹。
功曹諸曹掾之首,主掌輔佐縣長之任,賞功罰過,不論是郡國功曹還是職權更弱的縣功曹,都是地方豪族用以影響官府的最佳官職之一,若是豪族並立,甚至會輪換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