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已經召集郡兵準備平叛,諸公如何看此事?”
樊陵見劉辯言辭間難以掩飾的憤怒,馬上說道:“必須嚴查禦史遇襲一事,江夏蠻族早不反晚不反,偏偏在禦史巡察之時造反,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
丁宮也道:“是有些過於巧合了。”
盧植建議說:“數日前太尉上書,尚在揚州,可使太尉入荊州主管平叛事宜並調查田豐遇襲之事。”
劉辯無論如何也說服不了自己這是件巧合之事,他說道:“我也認為此事有疑,既然諸公與我意見一致,當以最壞的情況來決定朝廷的應對。”
一旁的董重雖覺得他並不十分懷疑,可終究沒提出異議。
何苗問道:“殿下所言最壞的情況是指?”
劉辯一字一頓:“有人假借江夏蠻造反,攻殺禦史!”
在劉辯記憶之中,古往今來的此類案例太多了,連後世都無可避免。
哪有這麼多意外。
“我意遣西園一校尉部入荊州,會合太尉,諸公以為如何。”
丁宮與樊陵等人麵麵相覷,沒想到劉辯這麼直接。
丁宮試探著說:“過去荊州蠻亂,以州郡之力足以平息,縱使當真有人借機襲擊朝廷使者,有太尉馬公在,足以查明真相。”
“地方平亂,若用人不當,往往曠日持久。昔日荊州區星等人反叛,尚需朝廷派蓋元固至長沙領軍平叛,不如早做準備。就算真是意外,也能早日平叛。”
劉辯記得,劉表單騎入荊州就是明年的事,那時候荊州已經宗賊林立了,他可不相信宗賊憑空冒出來,必然是現在已經有了,頂多是現下隱藏起來了。
不如趁此機會打擊其中一些冒頭的。
丁宮麵對劉辯的反駁,像是被說服了,不再多言。
馬日磾雖是太尉,在當太尉之前還是北軍五營之一射聲營的校尉,但實際上並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
何苗則問道:“殿下屬意由何人領軍?”
目前西園校尉有曹操、馮芳、夏牟、黃忠四人。
其中,馮芳自不必說,曹節的女婿,關係戶。夏牟能力不行,曆史上因分贓不均被亂兵所殺。黃忠其實也算是蓋勳的關係戶,資曆稍顯不足,且是荊州南陽人。
因此,留下的西園校尉中,能派去荊州的隻有曹操了。
在劉辯點名曹操後,盧植提醒道:“殿下欲動用西園校尉部,當以快馬上書陛下,征得陛下同意。”
“盧師所言極是,我這便寫奏書!”劉辯一時情急,竟忘了還有請示靈帝這一茬。
寫完奏書之後,劉辯說道:“可先做好出征準備,待到父皇批複奏書,便可立即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