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當即道:“回陛下,當能舒緩。”
隨即便在殿中燃起爐火,靈帝脫掉上衣,趴在榻上。
劉辯隻見華佗幾針下去,靈帝明顯舒服了很多,等到華佗行完針,靈帝的整個精神狀態都好了不少。
靈帝也道身上疼痛減輕,精神上清明不少。
張讓見此,哪裡還不懂是華佗的針灸起了效果,趕緊拉著華佗又哭又笑地致歉道謝。
有了這立竿見影的效果,之後華佗寫藥方,說醫囑。
如要修身養性,宜禁欲,不宜操勞等等。
靈帝和侍奉的張讓都很重視。
劉辯也算鬆了一口氣。
他也算是儘了人事,無愧於心,接下來,全聽天命吧。
不過靈帝終究是還在病中,不多時又昏昏欲睡起來。
劉辯適時離開。
之後他問起華佗在雒陽的生活如何,知道華佗的妻子還在家鄉,立即許諾派人將他們接來雒陽,其他賞賜自不必多說。
隻是劉辯沒想到的是,他這邊前腳才賞賜了華佗和稍稍打了點醬油的張仲景,後腳永樂宮的董太後竟賞賜了他萬匹絹帛。
而且前腳說賞賜,後腳就命人將這些絹帛都送到了何皇後的長秋宮。
以致於還不知情的何皇後差點以為董太後要搞什麼陰謀,都沒敢第一時間接收,直到知道劉辯從宮外引來了兩個醫者緩解了皇帝的病情,這才明白過來。
這些絹帛至少價值七八百萬錢,劉辯屬實沒想到愛財如命的董太後竟會有這麼大方的一天。
董太後既然送了,劉辯也沒有推辭的道理,隻在次日見靈帝說了一句。
靈帝倒也沒說什麼,隻是囑托劉辯好好收著太後的賞賜,彆忘了去拜謝太後。
劉辯當時一愣,因為他真忘了。
出了靈帝寢殿,劉辯直奔永樂宮去。
他發誓,他從來沒見過對他這麼和善的董太後。
劉辯甚至覺得,如果他願意,董太後甚至會很樂意將他和劉協一起抱在懷裡。
……
拜見完董太後之後,劉辯又回到了雲台殿。
皇帝出巡回來後,幾位平尚書事順其自然的沒了這個兼職,處理奏書公文的地方也順理成章的變成了皇帝常居的玉堂殿。
這次皇帝養病的地方就在玉堂殿中,雖有前後殿之分,但難免會打擾到皇帝的休養,處理政事的地方便又換回了雲台殿。
而且在雲台殿中,若是劉辯累了,也可在後殿休息。
對於現在的劉辯來說,如果他願意,甚至可以做到將盧植留在尚書台,一個人獨立處理奏書。
連個錄尚書事的太傅都沒有。
不過他通常不會這麼選擇。
而皇帝因病,據張讓所說,對於劉辯堅持每日送去的奏書公文的條目看都不願意看了,每天隻看些道家經典,修身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