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禦史大夫轉為司空後,主管禦史台的就變成了千石的禦史中丞,名義上從屬於少府,辦公的地點和尚書台一樣,與皇帝所在的東宮一牆之隔。
田豐答道:“過去言路閉塞,有諫言而不能用,隻要能使沿路暢通,選拔敢於諫言的官員進入禦史台,一定能改變如今的風氣。”
劉辯聽罷,馬上理解了怪不得荀彧說田豐“剛而犯上”,明明隻要說後半段話就夠了,偏偏要把前半段暗示靈帝的話說出來,雖然他說的是實話……
劉辯有意將田豐調回禦史台。
隻是禦史中丞原本就是禦史大夫之丞,其下便是侍禦史了。
田豐原本因功被靈帝升為千石的太中大夫,這是皇帝的顧問之臣,對資曆要求沒那麼高。可若是直接讓田豐去當禦史中丞,不說韓馥尚在,田豐資曆也不足,雖同為千石,但二者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語。
劉辯道:“我意以卿先兼領侍禦史,察舉非法,公卿郡吏有違失皆可舉劾之。”
田豐明白劉辯的想法,欣然接受:“臣定不負殿下重托。”
劉辯繼續說:“要是有和卿一樣有氣節的人,卿儘可以舉薦。”
田豐自不會拒絕。
劉辯原本打算等靈帝駕崩後,他再一點點地進行改革。
隻是以靈帝目前的狀況,劉辯也不能確定那一天何時能到來,總不能就這樣乾等著吧。
正好鮑鴻的案子給了他機會,先從治貪腐抓起。
劉辯看禦史台不爽很久了,官吏貪腐不去彈劾,整天把矛頭對準宦官。
若是能拿出確鑿的證據也就罷了,偏偏總是攻擊宦官的身份,仿佛成為宦官本身就是一種罪過。
見過田豐之後許久,玉堂殿張讓派人來告訴劉辯,皇帝醒了,劉辯便再次去看望靈帝。
經過華佗的治療,靈帝狀況有明顯的好轉,雖終究不能根治,連進補也隻能慢慢地來,可身體上的病痛已經減輕了許多,下地行走也問題不大。
最關鍵的是精神狀態很不錯。
靈帝顯然從張讓口中知道了劉辯的到來,所以並未做旁的事。
劉辯到後,與靈帝閒聊了好一會兒,又提及見過立下大功的田豐後,他說道:“父皇,田豐雖然當過侍禦史,但仔細思考他前後發現的兩個案子,實際上並不是禦史台的功勞。父皇之前調查北軍和八關都尉,就發現了不少貪汙之人。全國這麼多官署,其中沒被發現的還不知有多少。不如專門成立一個府台,用以探查消息,調查不法貪腐之徒。”
“到時候查沒所得,必然不會少。”
離開玉堂殿時,劉辯意氣風發。
靈帝沒有拒絕劉辯的建議,顯然他和劉辯一樣,都對貪官的家產很心動。
隻是出於穩妥起見,靈帝讓劉辯先找大臣們商議出一個章程,再交由他過目。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辯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大孝子,奉天子以變革天下,似乎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