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袁術拉著袁胤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既有明察,也該有暗訪,胤弟,我最信得過你,如今我得坐鎮雒陽,隻能托付你替我暗訪了。到時候,也能讓叔父明白,他看錯了胤弟!”
袁胤因才能不足得不到袁隗的重視,很早就與袁術交好,如今聽了袁術這麼信任的話,既感動又激動,保證道:“阿兄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袁術又是勉勵一番。
待到袁胤走後,袁術又叫來他的族弟袁嗣,拉著袁嗣的手,情真意切地說道:“至此危難之際,唯有同族才信得過啊……”
袁術在努力自救,而另一位被攻訐的張溫則在雲台殿中冷汗都冒出來了。
“雲長在雒陽做的很好,他的部下也很百姓信任。我聽說雒陽周邊彆的縣的鄉裡不肯發放用於過路的傳,百姓想要申訴冤屈隻能偷跑來雒陽,張公怎麼看待這件事?覺得這是好事嗎?”
麵對劉辯的提問,張溫能怎麼回答?總不能說這是好事吧,隻能老老實實的請罪。
“我知道地方上積弊已久,這不是張公的錯。”
張溫隻覺得太子這話說到他心坎裡了,連連稱是。
劉辯又問道:“我認為百姓們私來雒陽這點不太好,張公覺得呢?”
張溫不太明白,隻好答道:“殿下說得對。”
“是吧?我就說張公跟我的想法一定相同吧?”劉辯轉頭詢問郭勝,郭勝連連附和。
劉辯又道:“所以說呀,怎麼能讓百姓們連訴冤都要冒著成為流民的風險呢,張公覺得呢?”
張溫隻覺得太子思考問題的角度挺特彆,繼續點頭稱是。
“既然百姓不宜過來,那我們就得派人過去,總不能讓百姓又冤不能申吧?”
“是……非也。”
麵對太子的圖窮匕見,張溫反應過來,勸道:“殿下,車騎將軍的部曲巡查雒陽內外已經是逾矩之舉了,若是再讓其巡查外縣……以兵卒作為巡查使者,此前並未有過先例啊!”
劉辯歎了一口氣,老好人不上當,不讓他先把生米煮成熟飯,難辦。
他換了一種說法,對張溫說道:“我聽說現在雒陽有許多人不知道內情,全在責怪張公,他們不知道,雲長和他的部下能做到一切,背後全靠張公的支持,沒有張公,他們何來今日的成就?”
“他們名義上是車騎將軍的部曲,但與司隸校尉難道就沒有關係嗎?我看雲長他們實際上也是司隸校尉的部曲。”
“他們的功勞也是張公的功勞啊,如果外麵那些人知道雲長他們是有張公的支持才能為民伸冤,想必一定會後悔責怪張公!”
話說到此處,劉辯見張溫仍舊無動於衷,不免有些生氣,質問道:“張公難道不想讓百姓的冤屈早日得到申訴嗎?”
張溫想到了昨日他那向來不成器的大兒子為了他的名聲與人打了一架,鼻青臉腫。
早上出門時妻子蔡氏猶猶豫豫地勸他辭官回南陽老家。
他也想到那些申訴了冤屈,獲得了遲來的正義的百姓,他們對於關羽無以言表的感謝。
望著年輕的太子,張溫想到他年少時也曾負有盛名,以安定天下為己任,是什麼時候開始改變了呢?
是他為郎官時為了早日通過考核結交上官?還是首次為長吏時對亂象的妥協無視?
張溫眨了眨眼,對著太子拜道:“臣明白殿下的意思,依臣的愚見,須讓司隸校尉部的佐吏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