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太子就賞過一次,不過那次走的是公賬,這一次,賞賜出自太子的私庫,應對自然要有所不同。
離開車騎將軍府後,直奔南市而去。一直坐鎮涼亭直到天色已暗,沒有來訴冤的百姓了。
這時,關羽才出發去與劉備張飛相聚。他很快就要出雒陽了,上一回是劉備張飛離開,這一次換做關羽了。
雖又是分彆,但劉備和張飛都很為關羽高興。
張飛說道:“我近些天總能在彆處聽到二兄的名字。若非我在軍中不好走開,真想和二兄一起啊!”
劉備也囑托道:“河南的權貴眾多,雲長務必小心謹慎,謹防小人奸計。”
關羽點了點頭:“大兄放心,近幾日屢有無賴之人謊稱被欺壓,竟想要仗我的勢去欺人!好在我手下之人近些日子調查收集罪證愈發熟練了,很快就查出了他們作假。”
“而且罪人最後的定罪審判最終是要交給司隸校尉和廷尉。司隸校尉張公性格雖軟了些,可終究能頂住權貴的求情,廷尉卿羊公公正廉明,能秉公處置。”
關羽雖嫉惡如仇,願意主持公道,卻也不會毫無理由地認為誰弱誰有理。
張飛感慨道:“雖然都橫跨鄉裡,但豪強根本無法與詩書傳家的豪族相提並論,我看二兄這段時間處置的案件,基本沒有涉及到哪些在鄉裡享有聲譽的豪族名士。”
隨著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出人頭地,許多人看出了他們的前途似錦,不乏有主動結交者。
劉備與關羽尚且還好,但愛敬君子的張飛常常來者不拒,禮下於人,所結交者往往有才名,出身不低。
劉備與關羽雖有勸誡,但張飛終是不改。兩人礙於兄弟情義,難以做到狠心斥責。
關羽沒有張飛對於士大夫名士君子的濾鏡,聽了張飛的感慨,想到這些日子接觸的案件。
他正色道:“豪族的名聲之所以好,當真是因為他們沒做過惡事嗎?我不這麼認為,否則他們的田畝奴婢如何會越來越多呢?現在涉及他們的案件少,隻是因為他們善於隱藏,我還沒找到他們犯罪的證據罷了。三弟以後同士人相處,也當謹慎,尤其是那些喜好奢靡的。”
張飛聞言大驚,倒不是為了關羽對他的勸說,他一臉焦急地說道:“二兄竟想當酷吏嗎?這如何是好,自古以來,酷吏哪有什麼好結局?”
他又偏過頭去,求助劉備:“大兄,你快勸勸二兄!”
對付不修詩書的豪強,那是為民除害,是揚名之舉。
但要針對經學傳家的閥閱豪族,那就是該死的酷吏,一旦露出破綻,必會被群起而攻之。
可劉備並未如張飛所預想的那般勸說關羽,而是問關羽道:“二弟可是想好了?”
關羽重重頷首,說道:“這段時間我見到了太多的冤屈,當初的我尚能靠著一腔血勇報仇雪恨,但更多人卻隻能隱忍。這難道是他們甘願的嗎?隻是因為他們找不到辦法罷了。”
“如今我既然有能力,便應該成為他們的憑借!”
劉備握住關羽的手,鄭重說道:“雲長有如此的誌向,但我豈能讓你獨專仁義,不過同生共死而已!”
張飛不語,也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