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無立錐之地還多徭役的百姓怎麼辦?”
“等死嗎?”
“隻怕是大清先死一步吧!”
聽到雍正憤怒的話,宮內的一眾太監宮女紛紛跪倒在地。
憤怒的雍正將目光移到了下一本折子上。
“封丘縣令唐綏祖。”
“士紳一體?”
……
天幕繼續播放著,
【公元前80年,因為誣陷霍光失敗,桑弘羊與上官桀等人準備發動政變。】
【計劃由長公主來邀請霍光赴宴,然後突然殺掉霍光,隨後再立刻進宮廢掉劉弗陵。】
【而長公主門下管理稻田租稅的官員燕倉發現了他們的陰謀,於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諫大夫杜延年,杜延年則上奏檢舉。】
【於是漢昭帝與霍光提前知道了對方準備政變的消息。】
【隨後命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
【長公主與燕王劉旦自知不得赦免,先後自殺身亡。】
【而九歲的上官皇後因為年紀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未被廢黜。】
……
大漢·武帝時期
還在思考劉弗陵他媽會是誰的劉徹,在看到天幕上的信息後,臉色一黑。
“朕從未見過如此急迫尋死之人。”
劉徹嗤笑一聲,隨後衝身邊服侍的內侍說道:
“不用讓上官桀他們來見朕了。”
“直接送廷尉吧。”
“就看他們這張揚跋扈的性子,屁股也不會乾淨到哪裡去。”
“按罪處置吧。”
……
【因為劉弗陵和霍光的相互信任,一場還未開始的政變立刻就被平定了,保持了王朝的穩定。】
【在誅滅叛黨之後,漢昭帝在霍光的輔助下沿用武帝時期的嚴峻法製,調查民間的冤假錯案、官吏失職等事。】
【處置縱容反叛的人,提拔賢良的人。】
【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將公田交與貧民耕種。貸給百姓種子、口糧,免除部分賦稅、徭役,降低鹽價,與匈奴保持友好關係。】
【內外措施得當,使得武帝後期遺留的民生問題得到了控製,自文景之治後被武帝窮兵黷武政策所耗空的國力開始得到了恢複,為“昭宣中興”揭開了序幕。】
【公元前79年,龜茲、樓蘭聯合匈奴,殺漢使。傅介子出使大宛前去問責,使龜茲王和樓蘭王服罪,於龜茲斬殺了匈奴使者。】
【公元前77年,傅介子已發放賞賜之名再次出使西域,攜帶絲綢黃金麵見樓蘭王,於宴席中斬殺樓蘭王,立樓蘭質子尉屠耆為王,改國名為鄯善。】
【公元前75年,烏桓犯邊,範明友率軍出擊,擊退烏桓。漢昭帝於玄菟郡疆界、設立金城郡,招募郡國民眾修築防禦。】
【公元前74年,劉弗陵因病崩於未央宮,年僅二十一歲,無子。諡號孝昭皇帝,葬於平陵。】
……
大漢,
“又因病早死!”
劉邦本來還挺欣慰這個玄孫的功績,但沒想到居然又是早死!忍不住一瞬間脫口而出!
話音一出口,大殿內死一般的寂靜!
‘完了。’
這是劉邦的第一想法。
‘救救朕!’
這是對蕭何瘋狂示意的第二想法!
‘唉……’
頭發與胡子俱是一片蒼白的蕭何默默的歎了口氣,隨後兩眼一翻乾脆的昏倒在地。
“哎呀!丞相!丞相!蕭何!你怎麼了?!”
蕭何倒地的瞬間,劉邦立刻一步躍下台階。
扶著“昏迷”的蕭何大喊道:
“蕭何!你可不能離朕而去啊!大漢需要你!乃公需要你!”
蕭何有點忍不住想睜眼了,這個時候了你特麼還想著占便宜呢?
但想了想自己還要在這個混蛋底下混日子,又忍住了衝動。
“蕭何!你堅持住!乃公送你去太醫令!”
隨後扛起蕭何就往殿外跑去!
隻留下大殿內一眾來不及反應的臣子與呂雉來了個麵對麵。
而看著皇後那一張“誰來誰死”的可怕麵容。
大臣們隻能暗自低估某人實在不當人子!
……
大漢·武帝時期
看著天幕裡信息劉徹都麻了。
“嗬,又早死。”
捋了捋袍袖的劉徹無奈的笑了一聲。
“還好,朕還沒生這個兒子呢,不然一顆丹藥還真不夠分。”
“……不對啊!”
突然,劉徹想到一個問題!
劉弗陵無子,那這個宣帝是誰啊?!
朕既然立了幼子,那就是說明其他兒子都不成氣!
那這個宣帝是哪個孫子?
……
【漢昭帝·劉弗陵】
【軍事成績:加強北方防禦,擊退烏桓。平西南叛亂。評價B級,得三分】
【製度建設:繼續延續武帝末期的政策,評價C級,得兩分。】
【外交策略:重新恢複和親政策,蘇武歸漢,傅介子前往樓蘭,斬樓蘭王改國名為鄯善,解決西域問題。評價S級,得五分。】
【民生經濟:延續了武帝末期與民休息的政策,減免田租、口賦及其他雜稅。“訖十三年,百姓充實,四夷賓服。”評價A級,得四分。】
【用人識人:信任霍光,托付大權。評價B級,得四分。】
【後世影響:鹽鐵會議,評價S級,得五分。】
【總分:二十三分】
……
{這就沒了?}
{曆史關於昭帝的記載太少了,剩下的就是野史了。}
{查昭帝的內容,一大半要看霍光的傳。}
{漢昭帝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傀儡,徹徹底底的傀儡皇帝,甚至連後宮都管不了,自古傀儡皇帝都沒有悲劇成這樣的!}
{我看昭帝就是單純厭倦權利鬥爭,上官那些人和霍光的明爭暗鬥他都很清楚。}
{昭帝早慧,霍光是武帝定的比肩周公的輔政大臣,法理上他的權力就很大,而且執政能力還比上官桀桑弘羊他們高不少。後來上官桀等人反霍光還要廢帝,昭帝就隻能繼續站霍光這邊,估計昭帝是想等霍光死再拿回大權,可惜身體不行,二十出頭就崩了。}
{這位死的時候才二十一歲,還體弱多病,這些功勞還都到不了他頭上,應該是那幾位托孤大臣,尤其是霍光(無奈臉)}
{昭帝最重要的是能明辨忠奸,還能夠信任霍光,而且還有遠見,個人能力也不錯。}
{但他早死。}
{…無力反駁…}
{漢昭帝的反麵教材,就是秦二世了(狗頭)}
{提一嘴。史書上沒有昭宣中興和昭宣之治的說法,從來都隻有“漢宣中興”和“孝宣之治”,昭宣中興不過是現代學者為了劃分時代方便提出的偽概念,中興指的就是宣帝執政後期,跟昭帝沒半毛錢關係。}
昭帝真的是沒啥好寫的了,在寫就是野史。
例如……蹲廁所蹲的時間太久了,起猛了暴血管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