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
雖說有了精確的配方,但還有一種材料沒搞明白。
劉備和眾人議論了一下,但都沒人能說的出來是什麼,最後還是下令移書治下郡縣,有識得此材料者重賞之。
曹魏、江東等皆是如此,此事暫時告一段落。
天幕也隨之切換場景,是半個月前出場過的劉備的“老鄉”,總之就是口音很像、見解不凡的那個後輩女娃子。
【在哥們心中,古代王朝,誰最猛?#曆史#秦朝#明朝#唐朝】
【哥們總爭曆史上哪個朝代最強】
【今兒我盤一下】
【第五名咱大明朝,地獄開局也能打出完美機遇】
【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永樂盛世,一個個好詞那是數都數不過來】
洪武三年,朱標喜洋洋道:“父皇,咱大明沒想到也上榜了!”
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算上未來有個清。
如果剔除夏商周,從秦開始算,也就是九朝中排第五。
朱元璋對把大明排第五內心覺得還是偏低了。
他朱元璋白手起家,縱觀中原王朝幾千年,堪稱得位最正!
一掃暴元、複我漢室山河,功績自古至今也是千古一帝的級彆!
就這才排第五?
不過他對於朱標是極為寵愛的,也不會因此而讓他難堪,於是勉勵道:“雖說是一女流之言,但其能縱觀古今,所言想是有其道理之處。宜勉之。”
朱標忙稱是。
一眾大臣則鬆了口氣,在胡惟庸的帶領下皆口稱聖明。
胡惟庸在天幕的影響後,比曆史上早了整整三年時間登上了宰相的位置。
不過此時才洪武三年,朱元璋對於整個大明朝的治理、未來走向,是完全沒有概念的。
但有一點沒變,那就是廢宰相製,收攏君權。
【外邦來犯想要和親納貢?】
【壓根不慣著你,kuku就是一頓揍】
【曆史上就大明朝,沒有和親這一說】
【實在不行,也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尤其天子親征,那是老朱家的傳統技能】
“沒有和親”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天子親征”諸葛亮咀嚼著這兩三句話,可以想見,真是個剛烈的帝國。
縱使是強盛若先漢,也有武帝贏取鮮卑國公主、昭君出塞等往事。
“這老朱家的皇帝倒是好漢,合俺的心意!”張飛大笑,端起茶水猛灌一口。
眾將士也是哈哈一笑,對於這種君主卻是打心眼裡親近些。
...
【但是對外強盛的大明卻在內部出了問題】
【大臣上班不尋思彆的,天天找茬乾架】
【而且明末的老朱家更是一個賽一個的奇葩】
【修仙的、罷工的、開動物園的、乾木匠活的】
【啥都尋思,就是不尋思咋正經上班當皇上】
【所以啊,隻能排個第五名吧】
洪武年間,朱元璋深深吸了口氣才將怒火壓製下來。
後世言語雖和如今多有不同之處,但部分還是能通過上下文進行猜測。
大臣個個忙著黨爭,皇帝修仙的、不上朝的、乾木匠活的都還能理解。
開動物園是什麼東西???
在後宮圈養一群牲畜???
圈養就圈養吧,為了這群牲畜連朝政都不理了???
不肖子孫!
難怪排第五!!!
“爹,您喝口茶消消氣!”朱標知道朱元璋的脾氣,趕忙安撫老爹。
這種事,可謂是古今罕有!
關鍵你說他是暴君吧,他又不是。
你說他是昏君吧,他根本不昏,都沒有昏的機會。
屬於是在“YES OR NO”中選了個OR。
貞觀二年,一眾文官武將一開始憋得肚子都痛了,最後還是在李世民憋不住後化作了哄鬨大笑。
“荒唐至極!”劉備評價道。
【第四名隋朝,可以說是最被小看的朝代】
【五胡亂華以來的那一百來年】
【那中原上謔謔地人都不多了】
【可就這隋朝建立的三十年來,直接給人口乾到了八百萬戶】
【翻了一倍還富餘】
【那北邊突厥還尋思咱好欺負】
【擱邊境嗚嗚軒軒的,但是隋朝不慣病】
【二話不說,哐哐就是一頓削】
【隻可惜隋煬帝急功近利】
【本來興科舉開運河,那都是利在千秋的大功績啊】
【結果卻是勞民傷財,把老爹留下的大好河山都給整沒了】
【不然按照隋朝的走向,排名靠前也並非不可能】
秦王政三十二年。
嬴政評價道:“徒有虛名罷了!”
嬴政自然沒錯過天幕的種種奇觀,天幕中提到的事情有用的部分都以命人記下。
此番評點幾千年諸國算是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和勝負欲,前者大明就算了他都不屑一評,這隋國短短的三十年,二世而亡,想來也是徒有虛名罷了。
雖知沒有萬世之王朝的道理,但他嬴政掃六合統一中原,築長城抗匈奴,南北掃胡越蠻夷,不正是為我大秦開萬世太平之舉嗎?
此榜定以我大秦為首!
【第三名大秦】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六代人一百多年的蓄力合成一拳】
【嬴政閃亮登場,一招直接給其他諸侯打歇菜了】
【開創了首個大一統王朝,史稱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