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夷陵之戰(2 / 2)

龐統立馬道:“夷陵之前數百裡河道狹窄,激流奔騰,舟船難渡,兩岸高山聳立,崎嶇難行,過了此一段路順江而下,江麵平緩一馬平川,所以此地為兵家必爭之地。”

眾人圍住了地圖,龐統看了一眼關羽,繼續道:“若吳軍切實奪了荊州,那麼此地將成為阻斷我軍東進的隘口。”

關羽臉色難看,一言不發。

天幕繼續,眾人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

【這五萬是精英部隊,是劉備積攢的家底】

【失去的是大量有能力有經驗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將領】

【蜀漢全國人口不到百萬,一口氣損失了二十分之一,還全是青壯勞動力】

【直接可以理解為全國掛孝了】

【可以直言,這五萬人的損失已經到了滅國的地步】

【所以劉備白帝城托孤時埋伏刀斧手的說法有多可笑】

【這爛攤子也就諸葛亮樂意接了,而且還真就接下來了】

【後來還給司馬懿打得畏蜀如虎,這是何等的強大】

...

五萬精銳損失殆儘、白帝城托孤!

此前還有入蜀之戰、漢中之戰,再緊接夷陵之戰損失五萬精銳,蜀中空虛可以想象。

劉備手顫抖不已,自己這一生謹慎,竟也落得如此下場。

“主公!”諸葛亮的叫聲把劉備從悲慘的情緒喚了出來。

“主公,事有未定,荊州之失也好,夷陵之敗也罷,都是還未發生的事情,隻要我們努力定可以改變此結局!”

劉備好似抓到了一絲希望,連忙大聲道:“對,對,這是未發生的事情,我們一定可以改變此結局的!”

“二弟、三弟,我定不會讓江東宵小害你性命!”

“大哥,是二弟無能,讓你費心了!”關羽感動不已,也隻有在劉備這裡,他才會低下高傲的頭顱。

...

鄴城。

曹操有些不甘心,劉備一生謹慎,所以才能在群雄爭霸間立足下來,讓他知曉夷陵之戰的戰敗,此生定不會再犯此大錯。

漢中、益州!

不行,決不能讓劉備拿下益州!

觀天幕所言,以諸葛亮的才智,若他擁有荊、益兩州之地,特彆是益州天府之國,怕是此世鹿死誰手也未可知,真是成也天幕敗也天幕。

將此事記入心中,待天幕熄滅後再議。

《你可以理解為,公司欠債百億了,爛攤子丟給諸葛亮了還得讓他幫忙照顧自己不爭氣的兒子,怎麼可能安排刀斧手?把諸葛亮剁了自己那傻兒子怎麼辦》

《我是當時的刀斧手,他說的是真的》

《我是刀斧手的刀,他說的是真的》

《據野史記載,劉備白帝城托孤埋伏五百刀斧手隻要諸葛亮同意做皇帝,刀斧手立馬衝出砍死劉禪,讓諸葛亮沒有後顧之憂[狗頭]》

《這麼說吧,夷陵之戰強製給蜀漢領導層八成給換掉了》

《中國通史,三國三集,其中有一集叫諸葛亮治蜀》

《這五萬可是戴甲精銳,換現在你可以理解為五個重裝合成旅沒了。也可以理解為古代項羽的項家軍沒了五萬。古代鎧甲什麼概念了解一下》

《最主要是人才斷層,夷陵一把火,把軍二代燒光了,蜀漢後期都沒有可以用的人了》

《馬良都沒了![流淚]》

《劉備的問題在於人口稀少資源缺乏要是拿了關中加上川蜀漢中贏麵就很大了可惜沒有如果》

隨著天幕的往下翻,眾人也從零星的話語中還原出部分真相,總的看下來,蜀漢確實是危急存亡之時。

龐統暗自心驚,這局勢當真是危如累卵,以一己之力抗下蜀中大局,其中艱辛可想而知,若當時江東和曹魏方麵出手,蜀地危矣。

難怪孔明如此受後人敬愛!

馬良愣神,自己也死在夷陵之戰了?

劉備望著天幕一字一句,心如刀割。

五萬戴甲精銳,八成中青代將領,換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況且逢此大禍,外有猛虎窺伺,內必生亂。

此番再造大漢之功,幸賴一人之力!

想到此,劉備不由得拉著孔明就拜!

諸葛亮大驚失色,忙拉起主公。

...

貞觀年間,長安城。

李世民望著天幕所言,心中大為感慨,諸葛武侯治蜀,確實無愧這千百年後的愛戴。

若易位而處,自己能做得更好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