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鞭法,這個名字很不起眼,但這件事情卻極其重大】
【用今天的話說那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因為這個跨時代的一條鞭法,改變了自唐朝以來延續了800餘年的稅製,是中國賦稅史上的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轉變】
【要想理解一條鞭法的偉大之處,我們得先從古代稅收及其弊端開始說起】
【自古以來國家收稅、老百姓交稅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姓朱的、姓趙的、姓李的皇帝等人不是慈善家,出生入死打江山多少得有個盼頭】
【怎麼收稅各朝各代都不同,但基本上稅的種類還是比較固定的,主要分為三塊】
【一是田稅,皇帝拚死拚活搶地盤,你種了皇帝的地自然要交錢】
【二是人頭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有幾個人交幾分錢這是義務】
【三是徭役,說穿了就是苦力稅,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遇到修工程搞接待的時候國家不但要你出錢,有時還要你出力,兩手一起抓一個都不能少】
...
洪武年間,金陵城。
朱元璋挺了挺腰杆,表情顯得有些凝重。
稅收是一國之基,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對之無比的重視。
天幕所說的三種賦稅,確實是國家賦稅的主要部分。
自唐之後800餘年,那不就是大約100多年後嗎?
天幕直言說古代稅收的弊端,不就是將我大明如今的稅收製度也包含在內了嗎,這倒是精準地挑起了朱元璋的興趣。
所謂的一條鞭法,到底是什麼,竟然在後世享有如此高的盛名。
...
貞觀年間,長安城。
李世民和一乾重臣都臉色大變了,天幕以後世的角度,總結數千年稅收曆史,陳說千年稅收製度的缺陷及弊端,對大唐而言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要知道,曆代帝王將相並不缺乏聰明之人,稅收製度就是在一代代英傑的改良下完善的。
後世帝國比之前朝自然是有優勢得多,這個優勢就在於後世帝國能總結前朝的經驗,相當於站在了一個個前朝帝國的肩膀上,在他們摸索出來的路上更進一步。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都是無比珍貴的經驗。
而現在大唐竟有機會能聆聽後世改革後的稅收製度,可以說,這是大唐百年難得一遇的機緣。
...
【如果沒有田,都是山怎麼辦?或者說有田但不種糧食又怎麼辦?】
【這個你不用擔心,國家早就替你想好了,權利可以不享受,義務絕對跑不掉】
【簡單說來是有什麼交什麼,山裡產蘑菇你就交蘑菇,山裡產木材你就交木材,田裡要種蘋果你就交蘋果,要種棉花你就交棉花】
【收起來放倉庫反正一時半會兒也壞不,了個把刁民可能會問,那我要是捕魚的漁民呢?你又沒冰箱,魚總不能放著發臭吧】
【朝廷也有辦法,做成鹹魚不是照樣交嗎?跑不了你小子,中國的老百姓,上千年就背著這麼三座大山苦巴巴地熬日子】
【實事求是的講在中國曆史上,大一統王朝的統治者除了某一些喪心病狂,或是急等用錢的人外,對百姓負擔還是很重視的,田賦的比例基本都是20:1,也就是5%的稅收,或是10:1,10%的稅收,能收到5:1,也就是20%就算是重稅了】
【在理論上來講,老百姓的負擔還可以,基本是能夠過下去的,不過很可惜這僅僅是理論上,說起來是那麼回事,一操作起來就全亂套】
【因為在實際執行中各級官吏很快發現,能鑽空子撈錢的漏洞實在是太多了】
...
洪武年間,朱標皺著眉思索,自古以來...不都是這樣嗎?
這能有什麼問題?
像胡惟庸汪廣洋等老油條基本已經大概知道天幕要說什麼了,因此一個個臉色微變。
朱元璋將一乾文臣的臉色都看在眼裡,他可不是什麼長在深宮不食人間煙火的皇帝,打小就深受其害,自然也是知道了天幕此時要說的稅收的弊端,可以說他對百官之苛刻,全來源於童年的不幸遭遇。
所以此時身軀都顫了一下,眼神都微微發亮,有些期待了起來。
若能解此千年頑疾,當是造福百姓,功德無量之事!
...
【比如你交蘋果,他可以挑三揀四拿起一個說這個個頭小算半個,那個有蟲眼不能算】
【你交棉花他可以說棉花的成色不好抵一半,你也隻能回家再拉去】
【又比如大名鼎鼎的淋尖踢斛,百姓每次去交納官糧時,要先裝進斛裡稱重量,糧食要在斛裡堆成尖尖樣子,這樣會有尖尖一部分超出了斛壁。】
【就在這時,會腿法的小吏會突然對準斛,猛踹一腳,這時超出斛壁的糧食就會灑落在地上。當老百姓去撿拾落地的糧食的時候,官吏會以損耗的名義不允許老百姓拾撿。】
【這還是輕的最大的麻煩是窯役,因為田賦和人頭稅多少還能見到東西,當官的賴不掉】
【徭役可就不好說了,修河堤、給驛站當差、整修道路這都是謠役,完成了任務就算完成了徭役】
【那麼誰來判定你是否完成任務呢,地方官這就是所謂的黃鼠狼看雞了,遇到良心好的還能照實記載,遇到不地道的就要撈點好處,你要沒錢他就大筆一揮沒乾,有意見?這事我說了算,說你沒乾就沒乾,你能咋滴?】
【事實證明在當時除了一小撮品行較好的人外,大多數朝廷官員還是不地道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有漏洞不鑽有錢不撈這個要求實在有點高,總之是一句話玩你沒商量】
【無數的老百姓就是這樣被玩殘的,朝廷沒有好處,全被地方包乾了】
...
“此有此理!”朱標自然是對民間稅收之事不甚了解,因此大開眼界,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憤怒。
“這幫欺上瞞下的蠹蟲!”
這還是天幕列舉出來的,恐怕沒列舉出來的,多的是魚肉百姓的伎倆和手段。
而老百姓就在一個個王朝中的輪回中,不停地重複著這種生活!
該死的貪官汙吏!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的王八蛋!
胡惟庸此時也站了出來,大義凜然地指責這幫中飽私囊的蠹蟲!
一眾文官也是紛紛仗義執言,大有為黎明百姓除害的英雄氣概。
...
金陵城,和興茶食店。
一群人被天幕挑起記憶,也憤怒不已,互相訴說著類似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