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燒煤怎麼能發電?”眾人還在糾結這個問題,實在是匪夷所思,不少人決定了回家試著燒燒看,既然後世的人能燒出蒸汽機和電,那麼我們肯定也能燒的出來。
朱標揪著還沒長出多少的下胡須,腦中靈光一閃,眼神發亮道:“少了一樣東西!”
“什麼?”眾人都以為他有什麼發現,於是也顧不上尊卑,急切地問道。
朱元璋也投來詢問的目光,朱標咧開了嘴,興衝衝道:“是原理。”
言簡意賅卻自信滿。
“原理?”朱元璋也露出狐疑的表情。
“敢問殿下,此又是何意?”胡惟庸已經懶得思考了,一眾人都望向朱標,眼神中很是疑惑。
朱標組織語言,很是開心:“以往天幕提及某項技術時都會提到原理,像熱氣球能升空是因為熱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才能讓熱氣球飛起來”
“有了原理才能明白燃燒煤炭為何能發電,才能知道水銀什麼情況下能變成黃金。”
“原理,也就是種種現象背後的最本質的道理,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
這一番話說得很快,但是所有人都能跟得上,朱標是想讓所有人知道,原理才是真正要追求的。
不然,就是隻知其然而已。
朱標還想解釋一下,但看到眾人露出了思索的表情時又強行咽下到嘴邊的話,等待他們消化完上麵這番話。
“原理,就是道!”
“這種說法也對,隻是太籠統了。”
在座的也都是聰明人,稍一琢磨就知道了,以往天幕提及某種奇術(技術)時總會提一下原理,比如碳毒是什麼...是木炭、煤炭燃燒不充分時產生的氣體,它有個胡語寫出來的句子,但是眾人背不住。
這是直指大道本源的學問。
胡惟庸、宋濂等人眼神都閃著光,這些學問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啊。
有了這些學問,後世的後生才會對穿越一事信心滿滿。
這些學問就像是鑰匙,打開無數寶藏的鑰匙,而這些寶藏,卻是我們“古人”眼中不甚在意的東西。
...
想通了這一層,朱元璋望著朱標的眼神都充滿了期待:“煤炭燃燒發電的原理是什麼?”
胡惟庸、宋濂、劉基等都望向朱標。
武英殿前文武百官的視線都落在了朱標的身上,場麵一下子靜了下來。
負責記錄的書吏們已經鋪開了紙張,信心滿滿地望向朱標。
朱標微微一笑,然後兩手一攤...
...
“敢問殿下,這是何意?”宋濂學著朱標兩手一攤的樣子。
“就是不知道的意思...”朱標瞟了眼老爹,有些不好意思,讓大家白期待了。
“...!”朱元璋額頭青筋跳了幾跳,他發現自家好大兒好像皮了許多,都是天幕害的...
不過細想,咱標兒也才十五啊,在後世也是和正在讀初中的少年郎差不多高。
宋濂也是愣了一下...最後無奈搖頭,也是,太子殿下也是初次接觸這等學問...
...其他人可沒膽指責什麼。
似乎是不好意思,朱標又補了一句:“燒煤是火力發電,水電站是水力發電,如果他們發電的原理相同,那麼它們...”
朱標說到這裡就卡住了,因為一切都是他的推理和想象,人無法想象出他沒見過的東西,就像現在。
腦海中似是靈光一現,但又無法抓住和描述出來,他隻得用手比劃了幾下,眼看又無功而返,這種感覺像撓癢癢,他是被撓的那個...
或者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頭好癢,要長...
一聽這話的朱元璋、宋濂、胡惟庸、汪廣洋等人大概已經懂得他想說什麼了。
“如果兩者的發電原理相同,那麼它們之間必然都利用到了這一原理。”
額...胡惟庸發現自己說了一句廢話,隻能訕訕一笑,他終於知道為什麼太子殿下會卡住了...
一個是有形無質看得見摸不著的火,一個是滔滔不絕奔流不息的江河。
兩者之間,任胡惟庸怎麼努力,始終覺得中間差了很多很多。
這下,輪到他覺得頭癢了。
...
天幕再次切換。
【在各個年代,是什麼把年輕人給毀了?】
【現在:我孩子本來應該是985211的,是視頻和遊戲把他們給毀了】
【父母的年代:我孩子本來應該是大學生的,是電視和歌星把他們給毀了】
【民國:本來優勢應該在我孩子的,是小說和麻將把他們給毀了】
【清朝:我孩子本來應該是不怕英國的,是看戲聽曲把他們給毀了】
【明朝:我孩子本來應該是五年平遼的,是馬吊牌把他們給毀了】
...
洪武年間,金陵城。
朱元璋被噎了一下,天幕這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五年平遼又是在陰陽誰?
被噎的當然不止朱元璋一個,有人照鏡子有人對號入座,總之總有一款適合的。
可以看見,大殿前不少人都麵色通紅...顯然是被天幕的陰陽怪氣給氣到了。
...
【元朝:我孩子的領土本來應該是從愛爾蘭到契丹的,是賽馬和鬥雞把他們給毀了】
【宋朝:我孩子本來應該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是鬥茶鬥蛐蛐把他們給毀了】
【唐朝:我孩子本來不會去玄武門的,是馬球和葉子戲把他們給毀了】
...
貞觀年間,長安城。
從清明到元宋,李世民心裡就一直打鼓...雖然不想承認,但那事不被提及當然是最好。
於是,忐忑的心慢慢提到了嗓子眼,然後重重落下,終於社死了。
此時的他臉色紅一陣白一陣,顯然也是被氣得不輕。
玄武門這個坎過不去了是吧?
一眾大臣都假裝沒聽到這一句陰陽,默不作聲。
武將這邊,李靖心裡大呼慶幸,還好不是和陛下二人獨處...不然想想都替自己的親戚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