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數學符號體係(1 / 2)

金陵城,六角井小巷。

顧氏晾完最後一件衣服,捶了捶酸痛不已的老腰,抹去額頭上的汗水,聽著大、小兒子爭著沙漠裡到底種了多少棵樹,眼底全是笑意。

對她來說,天幕裡講的學問和學院夫子講聖人道理一樣,完全聽不懂。

沙漠能種出樹來是很新奇的事,也僅僅是新奇。

可能唯一的作用就是,天幕提及、出現過的一些東西能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鄰裡鄰居往來,說笑交談都是提及天幕的風光景象,八卦閒言等。

畢竟在金陵城內,和她一樣的婦女孩童有很多很多,許多人的生活就是六角巷和周圍幾條巷子,中華門以及附近的街市,相當枯燥無味。

天幕彌補了這一切,不說其他的,光是見識方麵就讓人受益匪淺。

在天幕出現之前,顧氏對於海的模樣還是想象的,雖然沿著城外的長江以下不遠就是大海,但那是她一輩子都難以到達的地方。

她完全想不出海水是哪種藍色的,是衣服的藍色還是天空的藍色,又為什麼是藍色的,比秦淮河大多少才算得上一望無際,大海有沒有儘頭,儘頭處又是什麼等等。

她沒法想象飛行是什麼樣的感覺,無法想象莊稼播種收割用機器一開過去就割好了。

更彆說從年頭到年底都沒人提起過幾次的沙漠,那是比大海還要遙遠的地方。

在沙漠種樹啊

這種艱辛她是能體會一些的,在鄉下種水稻種冬瓜種白菜種蘿卜,少澆一兩次水就被曬蔫沒法要了,而在沙子裡種樹,還乾旱缺水,那更是可想而知的折磨了。

原來沙漠的日子,比書上說的“大漠孤煙直”還要殘酷得那麼多,看那風沙刮得到處都是,想挑點水都沒處挑去。

顧氏是相當欽佩後人的這種壯舉,同時也覺得他們有些傻,沙漠來了就往南跑就行了,為什麼花那麼大的精力去種樹,一種就是這麼多年。

顧氏想不通,也不會將心思放在這些問題上,對她來說,照顧好相公和兩個孩子就是最大的事情。

在照顧孩童這方麵上,天幕也幫上了一些忙,天幕出手,那就沒有哄不動的小孩,隻要天幕一亮起來,就算上一瞬還哭得鼻涕蟲亂飛,下一瞬就如同乖寶寶一樣。

顧氏知道,對大人來說天幕的世界是那麼廣闊、新鮮和有趣,更彆提對好奇小孩子了,就算是奧德彪送香蕉、“打魚”,那也比六角巷大好多,也有趣很多。

而且聽說天幕所傳授的學問得到了朝廷的認可,稱為新學,新學在洪武四年,也就是今年,要納入學院授課和考核範圍了。

為此,還專門出了一本書,裡麵都是講新學學問的,有三門分支學科。

為此許多抵製新學的夫子都紛紛稱病不授課了

這些消息都是打水時聽到的,顧氏不知道這些消息的真假,她歇了一會又擔著木桶出去了,這年頭可沒有天幕那麼方便,衣物可以在井旁漿洗,洗碗做飯用的水隻能自己去擔回來。

“什麼時候能用上會自己流過來的水就好了.”一想到天幕中打開開關就嘩啦啦流出水的機關,顧氏心裡就有些盼頭,這些東西應該快了。

遠遠還聽到大兒子的聲音傳來,她知道是天幕又切換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和我一樣的困惑,以前讀書的時候總在想,為什麼隻有一條線寬的蘇伊士運河,能通得過滿載16萬噸的貨船】

【蘇伊士運河,1869年修築通航,是世界上使用最繁忙的航線之一,它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約190多公裡,寬約365米,深16米,是溝通地中海與紅海的重要通道】

【它是亞洲與非洲的的交界線,也是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之一】

【它的年均通航量能達到全球的10%,集裝箱運輸量能占到全球的25%,吞吐量占全球貿易的12%-15%,中日韓與歐洲的商貿往來走的就是這條路線】

【就是靠著這條運河,埃及憑借著收過路費都賺的盆滿缽滿,2022年靠此創收94億美元】

【在沒有蘇伊士運河的年代,亞洲和歐洲的往來隻有兩條路線,一是陸路,二是水路,水路繞道整個非洲,再向東進到達南亞各國,而後通過馬六甲海峽,到達東亞各國】

【水路這一條,比走蘇伊士運河,大約要多走上萬公裡的路程,不僅航運成本直線飆升,整個航程時間要多上十幾天,這也是為什麼蘇伊士運河這麼重要的原因】

【2021年蘇伊士運河發生堵船事件,航道被堵塞6天,導致全球貿易癱瘓,每天淨損失就高達60億美元.】

【.】

明,金陵城。

一眾君臣對視一下,皆是無奈搖了搖頭,看來此前關於走蘇伊士運河北上紅海,再出直布羅陀海峽,繼而西進的計劃行不通了。

此時的蘇伊士運河,要等到差不多500年後才挖通通航。

現在就僅剩一個選項了,繞道整個非洲,從非洲西北角再揚帆西進。

好在如今船隊尚未出發,計劃還能修改,要是在路上才得知此消息,那估計就浪費一次航行了。

朱元璋知道,橫跨大西洋登陸南美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整個修改後的計劃大致分為三期,第一期是沿著鄭和下西洋航線,抵達阿拉伯海等地。

第二期計劃是繞行整個非洲,並和途徑的地方建立起一定的貿易關係,以物易物,補充船隊所需生存物資等。

最後一期就是橫跨大西洋了,這也是目的地,能不能到底達,登陸後如何尋找紅薯土豆玉米等,沒有人敢打包票,甚至天幕提及時,都隻是說了大概在南美洲。

三期計劃,快的話都要7-8年,慢的話就不知道了。

朱元璋甚至都沒有把握,自己能不能在有生之年,能見到船隊返航的那一天。

不過評論區提過,大航海時代時,歐洲的造船技術和都沒永樂時期的高明,如今又有全球地圖和作物分布,在信息層麵和人心層麵上,比他們的優勢大很多。

唯一比他們劣勢的地方,則是地理位置,我大明距離歐洲、非洲太遠了,所以想橫跨大西洋,要先從福建、廣東等地起航,饒個一年兩年才到達非洲,然後才能考慮橫跨大西洋的事情。

試錯成本太高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